中秋宮宴的驚濤駭浪,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雖在當時激起巨大波瀾,但最終卻被更高層麵的權力博弈和皇家顏麵迅速壓下,隻在私下裡留下諸多揣測和談資,明麵上很快恢複了平靜。
麗妃被幽禁鐘粹宮,其麾下勢力遭到清洗,宮中格局悄然洗牌。皇帝似乎對瑾王府多了幾分難以言說的審視,卻也未再深究“地穴”之事,隻以“前朝餘孽構陷”定了性。楚瑾宸一如既往的深沉難測,仿佛一切儘在掌握。
林微回到了靜心苑,生活似乎又回到了之前的“靜養”狀態,但內裡早已天翻地覆。
她手中握著那枚象征著王府極大權柄的玄鐵令牌,楚瑾宸兌現了他的承諾。靜心苑的用度規格悄然提升至最高,庫房對她敞開,甚至允許她調用府中部分資源。下人們對她的態度從之前的畏懼疏遠,變成了真正的敬畏和小心翼翼。
她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資源,但也清晰地感受到了楚瑾宸劃下的無形界限——她可以享用這一切,但王府真正的核心權力和秘密,依舊牢牢握在他一人手中。她更像是一個被優待的、需要被監控的“合作夥伴”,而非真正的女主人。
李大夫和周嬤嬤的死,如同陰影般籠罩在她心頭。尤其是李大夫,那位身負秘密、最終選擇堅守一絲良知的老人,他的死讓林微感到沉痛和愧疚。她曾悄悄向楚瑾宸詢問能否為其料理後事,楚瑾宸隻冷淡地回了一句“本王自有安排”,便不再多言。最終,李大夫和周嬤嬤就像無數消失在王府深處的舊人一樣,悄無聲息,再無痕跡。
王府似乎恢複了一種詭異的平靜。西北角被徹底封鎖改建,種上了新的花木,仿佛那片土地下的血腥與恐怖從未存在過。孫管事等人失去了部分記憶,對待林微更加恭謹,卻也更加陌生。
林微利用這難得的平靜期,一邊調養身體,一邊開始真正有計劃地探索和融入這個世界。
她憑借著玄鐵令牌,自由出入王府藏書樓。那裡浩如煙海的典籍,成了她了解這個時代曆史、地理、律法、風俗的最佳窗口。她如饑似渴地閱讀,瘋狂吸收著一切知識,彌補著原主記憶的缺失和自己作為“異世人”的認知空白。
她發現如今所處的“寧國”,並非她所知的任何曆史朝代,而是一個架空的時空。當前在位的是天啟皇帝,年號“永熙”,國力尚算強盛,但邊境時有摩擦,朝堂派係林立,暗流湧動。瑾王府作為權力核心之一,處境微妙。
她也開始有意識地觀察和接觸府中人事。她不再僅僅困於靜心苑一隅,偶爾會在花園散步,或去庫房挑選書籍衣料,看似隨意,實則仔細觀察著王府的運作、人員的構成、各種微妙的關係網絡。
她發現,瑾王府的勢力盤根錯節,除了明麵上的護衛仆役,似乎還有一股更加隱秘的力量在暗中運作,直接聽命於楚瑾宸。而楚瑾宸本人,除了上朝理政,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書房或校場,深居簡出,心思難測。
期間,寧國侯府曾派人送來過幾次東西,無非是些尋常問候和並不珍貴的土儀,透著一股敷衍和試探。林微讓春禾(她回來後發現春禾被調回了靜心苑,似乎嚇破了膽,更加沉默寡言)按慣例回了禮,並未多作表示。那個所謂的“娘家”,於她而言,毫無溫情可言,不過是另一個需要警惕的勢力。
日子一天天過去,秋意漸濃。
林微的身體逐漸康複,臉色紅潤了些,也因為大量的閱讀和思考,眼神變得更加沉靜通透,那股屬於現代靈魂的獨立和銳氣,在謹慎的偽裝下,悄然滋長。
她開始嘗試運用一些現代的知識和管理理念,不動聲色地改善靜心苑的運作。比如,她重新規劃了小廚房的食材管理和膳食搭配,讓飲食更精細健康;她製定了更清晰的灑掃輪值製度,讓院落始終保持整潔卻不過度打擾她;她甚至利用有限的材料,製作了一些簡單的保濕麵膏和驅蚊藥包,分給院中的下人。
這些細微的改變,效果顯著。靜心苑的下人們雖然依舊敬畏她,但眼神中漸漸多了一絲發自內心的信服和感激。他們發現,這位看似柔弱、經曆詭異的王妃,並非難以伺候的主子,反而心思細膩,處事公允,甚至有些新奇有用的點子。
林微默默觀察著這些變化,心中稍安。建立一點基本的威信和人心,總不是壞事。
然而,她知道,真正的平靜隻是表象。楚瑾宸對她的警惕從未放鬆,宮中那雙看不見的眼睛或許仍在暗中窺視,而王府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藏著無數秘密的漩渦。
她需要更多的籌碼和底氣。
這一日,秋高氣爽,林微在藏書樓查閱一些關於各地藥材和礦物誌的典籍時,無意中發現了一本極其古老的、似乎被遺忘了許久的《百工雜錄》。書中並非正經學問,而是記錄了許多民間匠人的奇巧技藝和偏方秘法。
她被其中一篇關於“驗傷與辨毒”的章節吸引了目光。裡麵記載了一些利用常見物品(如銀簪、薑蒜、甚至特定植物汁液)初步檢驗毒物、以及通過觀察屍體細微變化推斷死因的土法,雖然粗糙,卻蘊含著樸素的法醫學智慧。
一個念頭如同火花般在她腦中閃現。
她前世畢生所學,正是法醫之術!那是她最強大的武器!在這個醫學和刑偵手段都相對落後的時代,這門學問或許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雖然無法公開身份,但她是否可以……以某種方式,將部分知識運用起來?比如,精進自己的醫術(原主略懂皮毛),或者……暗中觀察記錄王府乃至京中發生的異常死亡或案件?
這無疑極其冒險,但或許也能為她打開一扇新的窗口,甚至……在關鍵時刻,成為與楚瑾宸談判或自保的籌碼?
這個想法讓她心跳加速。
她開始更加有目的地搜集相關書籍,甚至憑借令牌,從庫房調取了一些常見的藥材和簡易工具,在靜心苑內辟出一間小屋,以“調配安神香料”為由,悄悄進行一些簡單的實驗和複原。
過程磕磕絆絆,許多現代工具和試劑都無法獲取,但她樂在其中,仿佛找到了與過去那個自己連接的方式,也在這個陌生世界找到了一絲掌控感。
時間就在這表麵平靜、暗地謀劃中悄然流逝。
直到深秋某一日,林微正在小屋中嘗試提取植物汁液的酸堿特性時,院外忽然傳來一陣不同尋常的喧嘩,似乎還夾雜著婦女的哭泣和男人的嗬斥聲。
林微動作一頓,側耳傾聽。
聲音是從王府側門方向傳來的,似乎越來越近。
她微微蹙眉,放下手中的器具,對侍立在一旁的春禾道:“出去看看,發生了何事?”
春禾應聲出去,很快又臉色發白地跑了回來,聲音帶著驚慌:“王妃……是、是外麵街坊鬨事……好像……好像死了人……家屬抬著屍體,堵在王府側門哭訴,說……說是咱們王府的人害的!”
死了人?堵王府的門?
林微的心猛地一沉。
剛剛還在想著異常案件,麻煩竟自己找上門來了?
而且,直接牽扯到了瑾王府!
這會是巧合?還是……又一場風暴的開始?
她立刻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裙,臉上恢複沉靜:“隨我出去看看。”
“王妃!外麵亂得很,您還是……”春禾試圖勸阻。
“無妨。”林微語氣平靜,眼中卻閃過一絲銳光,“既然鬨到了王府門前,總要去看看怎麼回事。”
她倒要看看,是誰,又想借著人命,掀起怎樣的風浪。
朱門之內的平靜,終究是短暫的。
暗影,從未真正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