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在秦箏的運籌帷幄和蘇沐的雷霆手段、以及陳言那群畫風清奇的的粉絲的無厘頭式反擊下,這場輿論風暴的走向,開始悄然偏離顧辰團隊預設的軌道。
蘇沐精準地抓住了“藝術創作”與“現實犯罪”的核心矛盾,將一場針對陳言個人的道德圍剿,巧妙地轉化成了一場關於“創作自由邊界”的全民大討論。
她聯係了數家權威媒體和影評人,發布深度文章,將議題從“陳言該不該負責”,拔高到“演員是否應該為角色的極端行為背負道德枷鎖”的行業高度。
這套組合拳打下來,效果立竿見影。
顧辰團隊後續準備的所有攻擊,都像是打在了專業壁壘的棉花上,顯得蒼白而無力。
網絡上,關於陳言的討論雖然依舊激烈,但風向已已經出現了逆轉。
他雖然未能完全洗脫爭議,但“教唆犯”這頂致命的帽子,終究是沒能被徹底扣死。
輿論場上的硝煙暫時散去,一場微妙的對峙僵局形成了。
這為身處漩渦中心的陳言,爭取到了寶貴的喘息之機。
————————
當夜,市局大樓裡,專案組的會議室裡燈火通明,亮如白晝。
空氣中彌漫著濃得化不開的煙味和一股焦灼的壓抑感。
專案組的負責人,刑偵支隊的支隊長趙鐵軍,一頭亂發,眼眶裡布滿了血絲。
他死死地盯著牆壁上掛著的白板,上麵貼滿了模仿殺人案的現場照片、受害者資料和線索關聯圖,但每一條線索的末端,最終都指向了冰冷的死胡同。
“砰!”
一聲巨響,趙鐵軍狠狠一拳砸在會議桌上,震得桌上的煙灰缸都跳了起來,煙灰灑了一片。
“混蛋!”他從牙縫裡擠出兩個字。
“這家夥就是在耍我們!徹頭徹尾地在耍我們!現場除了他想讓我們看到的東西,什麼有用的線索都沒有!指紋、毛發、腳印......處理得乾乾淨淨,就像一個該死的幽靈!”
會議室裡一片死寂,隻有趙鐵軍粗重的喘息聲。
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刑警,他們熬了數個通宵,調閱了上千小時的監控,排查了數百名相關人員,結果卻是一無所獲。
凶手就像一個最高明的魔術師,在眾目睽睽之下完成了一場血腥的表演,然後帶嘲笑,悄然退入幕後,隻留給警方一個被精心布置、充滿了挑釁意味的舞台。
“趙隊,冷靜點。”
一道清冷而沉靜的女聲響起,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壓抑。
犯罪心理學專家林舒雅坐在會議桌的另一端,與周圍焦躁的氣氛格格不入。
她沒有看趙鐵軍,目光始終鎖定在白板上,那雙漂亮的眼睛裡,閃爍著理性的、幾乎可以說是冷酷的光芒。
“憤怒解決不了問題,隻會讓我們落入他預設的情緒陷阱。”
趙鐵軍猛地轉過頭,血紅的眼睛瞪著林舒雅:
“陷阱?我們現在連他的影子都摸不到,還談什麼陷阱!林專家,你的心理側寫報告我也看了...
什麼‘表演型人格’,‘極度自負’,‘渴望被關注’......這些都很對,但都是廢話!這些虛無縹緲的心理分析,能幫我們找到他藏在哪兒嗎?!”
他的語氣充滿了質疑和不耐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