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魚和包子掙的錢足夠蓋一間新屋,再把這舊房子翻新翻新,綽綽有餘。
修房子,得先找王木匠,手藝紮實,村裡半數的房梁都是他打的;再叫上李瓦匠,糊牆、鋪瓦都是好手,請他來把屋頂的草扒了,重新抹一層厚泥,再鋪上瓦,這樣雨季就不怕漏了。
受潮的牆得處理,先把掉下來的牆皮清乾淨,用曬乾的麥秸混著黃泥,再摻點石灰,重新糊一遍,糊厚些,晾乾了就不容易返潮。
還有灶台,彎腰做飯累得慌,等屋頂和牆弄完了,找李叔把灶台墊高兩寸……
他想著想著,也漸漸睡著了。
蘇長河的日子像上了弦的鐘,轉得紮實又響亮。
上午菜市場的魚總能被搶光,下午的包子籠屜換得比誰都勤,夜裡撒下地籠,天不亮就能收上幾十斤活蹦亂跳的河貨。
一天能掙百十塊錢,夠一般家庭一個月的收入。
一來二去,手裡的票子越來越厚實,建新房的錢眼看就夠了大半。
這天蘇長河正蹲在市場賣魚,林清竹也在紡織廠正踩著踏板趕工。
“你找誰?”紡織廠門衛大爺,看著一個佝僂的老人,一看就是來找人的。
“找林清竹”老人回答。
“找她乾什麼?”
“她是我兒媳婦,我是他公公,家裡有事。麻煩你叫她出來”
“行,你在這等著,我進去叫人。”
門衛大爺敲了敲車間門:“林清竹,外頭有人找。”
她愣了愣,手下的活慢了半拍。
這時候誰會來?
走到廠門口,就見牆根下佝僂著個老人,灰舊的藍布褂子洗得發白,袖口磨出了毛邊,布鞋沾著泥。
看清那張臉,林清竹心裡“咯噔”一下,快步走過去:“爸?您咋來了?”
是蘇長河的爹,蘇老栓。
一年多沒見,老人像是縮了一圈,背更駝了,眼窩深陷,鬢角的白頭發又添了好些。
以前他總愛往煙杆裡塞煙葉,此刻手裡卻空著。
“竹子……”
蘇老栓抬頭,看見她,渾濁的眼睛亮了亮,又很快暗下去,聲音啞得像被砂紙磨過,“沒給你添麻煩吧?”
林清竹忙扶他起來:“哪能呢,您快起來,坐這。”
門衛大爺見著光景,借故出去了,把空間留著這一對翁媳。
林清竹感激的看了眼門衛大爺。
“家裡都好?萌萌和兮兮……長高了吧?”
蘇老栓坐下,沒話找話。
“都好,倆娃念叨您呢。”
林清竹心裡擔憂,知道公公不是閒得沒事來的。
當年蘇長河渾渾噩噩時,公公嘴上罵“沒這個兒子”,背地裡總托人捎來粗糧和零花,說是“給娃的”,她都記著。
可看他這模樣,定是出了大事。
果然,蘇老栓沉默了半晌,喉結滾了滾,突然紅了眼眶,聲音發顫:“竹子,爹……爹是實在沒辦法了,才來求你……”
“您說,啥事?”林清竹的心揪了起來。
老人的聲音帶著哭腔,“你大哥蘇明成……他前陣子在興盛街開了家早餐店,原想掙大錢,結果……開業沒倆月,廚子跑了,客人越來越少,天天虧本。他急得上火,昨兒個爬梯子修招牌,腳下一滑,摔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