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紅毯上的眼鏡殺與睡袍殺
陸硯之走出化妝間的時候,耳根還殘留著那句“彆擋我鏡頭”的餘音。他沒回頭,但嘴角動了一下。
紅毯入口已經架好了直播機位,記者們像聞到腥味的貓,齊刷刷圍上來。話筒懟臉,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
“陸教授,請問您對顧晚舟擅自更改致辭順序有何看法?”
“她是不是太不尊重電影節流程了?”
“有傳言說她連禮服都沒準備好,是真的嗎?”
閃光燈劈裡啪啦炸開,攝像機紅燈亮成一片。他知道,這局躲不掉。
他停下腳步,金絲眼鏡在燈光下反了個光。袖口那點墨水漬還在,右手習慣性地轉了半圈鋼筆,然後塞進內袋。
清了清嗓子,他開口:“她連禮服拉鏈都懶得自己拉。”
全場一靜。
下一秒,現場導播直接切了特寫,字幕彈出——【陸硯之回應顧晚舟耍大牌爭議】。
有人憋笑,有人皺眉,更多人開始瘋狂打字。三分鐘後,#陸硯之嘲諷顧晚舟#衝上熱搜第七,詞條底下評論炸鍋。
“實錘懶癌晚期!”
“但這話說得也太損了吧?”
“等等,顧晚舟真這麼離譜?穿個衣服還要人幫忙?”
而此刻,顧晚舟正窩在保姆車後座,腳翹在對麵座位上,真絲睡袍披著,手裡一包原味薯片啃得哢嚓響。手機橫放在膝蓋上,直播畫麵卡著一半,正是陸硯之說那句話的瞬間回放。
她盯著屏幕看了三秒,忽然笑出聲。
“這熱搜買的,連標點符號都沒改。”
林姐不在,沒人吼她該上場了。司機坐在前排,耳朵聽著廣播裡的實時輿情通報,忍不住回頭問:“顧老師,要不咱發個聲明?現在網上吵翻了。”
顧晚舟擺擺手,左手抓了把薯片塞嘴裡,右手滑動屏幕,翻了幾條熱評。
“你看這個。”她指著一條粉絲長文,“說我不敬業,連基本禮儀都不懂,建議封殺我三年。”
司機湊頭一看:“這不是黑稿嗎?IP定位在北京,注冊才三天。”
“當然。”她冷笑,“趙氏資本的手法,老套路了。每次想壓我,就炒‘耍大牌’‘態度差’,搞得好像我不配站紅毯似的。”
說完,她又點開一個短視頻,標題是《顧晚舟後台拒見導演,摔杯離場》,畫麵模糊,音效後期加的碎裂聲。
“假得離譜。”她搖頭,“我那天根本沒碰杯子,隻拿了瓶礦泉水。”
司機急了:“那還不趕緊澄清?再發酵下去,明天外媒都得報!”
顧晚舟卻把手機倒扣在腿上,仰頭靠進軟墊裡,閉眼嚼薯片。
“急什麼?”她聲音懶洋洋的,“等陸硯之的通稿出來再說。”
“啊?”司機愣住,“他還給你寫通稿?你們不是互撕嗎?”
“表麵互撕,實際互演。”她睜開一隻眼,“你沒聽他說‘拉鏈都懶得拉’?這話聽著像罵我,其實是在幫我說話。”
司機一臉懵。
“意思是——我懶,但我真實。”她慢悠悠解釋,“我不裝努力,我不端架子,我就是不想折騰。觀眾喜歡什麼?喜歡‘不做作’的人設。他這是把我往‘人間清醒影後’的方向推。”
司機恍然大悟:“所以……他是故意的?”
“不然呢?”她重新拿起手機,刷新了一下熱搜榜,“第七名?這點流量還想壓我?他要是真想黑我,早就甩‘顧晚舟拒配合宣傳被劇組除名’這種爆雷詞條了。”
正說著,熱搜突然跳動。
#顧晚舟工作室回應遲到傳聞#——空降第十二。
點進去一看,是陸硯之團隊發布的短評,署名“硯語”。
原文就一句:“有些人忙著背稿子,有些人忙著生活。前者記不住台詞,後者記得住自己。”
底下秒炸。
“這是在內涵誰?”
“陸教授嘴還是這麼毒!”
“等等,這語氣……他和顧晚舟不會是一夥的吧?”
顧晚舟看著評論區翻滾的猜測,嘴角又翹起來。
“行啊陸硯之,這波操作夠騷。”她低聲嘀咕,“拿我的‘懶’當盾牌,順便踩一圈勤奮人設的演員,一箭雙雕。”
她順手截了圖,發進兩人那個從不上線的私聊群,備注名是“毒舌廢物”。
消息隻有兩個字:
“可以。”
沒過十秒,對方回了一個表情包——金絲眼鏡反光,配上文字:“您客氣。”
她笑了一聲,把手機扔到旁邊。
外頭紅毯依舊熱鬨,狗仔舉著長焦鏡頭來回掃。主會場那邊傳來掌聲,應該是哪位國際導演入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