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誹歸腹誹,該做的正事卻還是要做的。
為了給袁應泰爭取到這每年五百萬兩的遼餉,也為了自己改變曆史的野望,馬祥麟也是壓下心中的鄙夷,故意賣起了關子。
“哦?不知馬愛卿想要如何修改這話?”
果然,最好忽悠的還得是年輕人。
沒等方從哲幾人來得及開口,原本正為‘關寧錦遼’巨大開支煩惱的小皇帝,卻是興起盎然的朝他望了過來。
“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馬祥麟看著眼神清澈如大學生的小皇帝,一句流傳後世網絡的經典名言,頓時便提前數百年橫空出世。
“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明軍不滿餉……”
經典名言之所以經典,就是因為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小皇帝聽到馬祥麟給出的回複,頓時不由得眼前一亮,不自覺就跟著喃喃複讀起來。
事實上彆說是小皇帝了,即便是幾個內閣大佬,聽到這通俗直白,卻又目的明了的諺語,同樣也是不自覺頷首認同起來。
“陛下、諸位閣老,袁經略此策雖看似費頗費錢糧,但最多也就隻需持續投入數年而已。”
“數年之後一旦新軍練成,便可一勞永逸剿滅建奴、收複遼東。”
“屆時即便就是那些搬不走的堡壘,那也依然可作為朝廷真正掌控、治理遼東之觸手、釘子,而不是從前的羈縻治理……”
眼見小皇帝和幾名內閣大佬都被‘鎮’住,馬祥麟哪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
話鋒一轉間,當即便再次把話題拉回了正題。
“好一個馬祥麟,老夫還以為你隻是一員沙場猛將,卻是未曾想你間有如此見識!”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沒想到馬統領竟然還懂得些治國理政之道……”
馬祥麟身材雄壯,換算成後世至少也是一米八幾的漢子。
再配合上他那右眼處依舊滲著血跡的的繃帶,怎麼看也都是個標準得能再標準的武夫。
看到他這極具反差的表現,即便是方從哲、劉一璟這些向來看不起武將的文臣,此刻也是不由得心生讚賞起來。
“幾位閣老謬讚了,末將隻是不想讓外夷蠻族占我大明的土地、害我百姓,哪裡懂什麼治國理政之道。”
雖說馬祥麟試圖嘗試著去改變曆史,以便更好的給戰神母親護航,但他可沒想過親自去治國理政啥的。
對於幾人突如其來的稱讚,當即也是連連擺手謙遜起來。
“馬統領年紀輕輕便深悉不自伐、不自矜之道,倒是難能可貴啊!”
“不過話雖如此,但這錢糧終究不能憑空變出。馬統領既有如此見識,那不知可有生財之道啊?”
此時的內閣,不管是首輔方從哲還是次輔劉一璟,亦或是韓爌等群輔,都不是隻會空談的東林黨人。
在被馬祥麟一句經典名言給征服後,當即也是把話題轉到了具體的錢糧籌集之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