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上,那一行血字警告,是烙在每一個帝王靈魂深處的滾燙烙印。
第二次鴉片戰爭!
又是戰爭!
“這群西方蠻夷,莫非真是草原上嗅到血腥味的餓狼,不死不休?!”
【時間:1856年1860年】
【起因:英、法為攫取更多在華利益,蓄意挑起。】
【借口:亞羅號事件(英)、馬神甫事件(法)。】
天幕畫麵飛速掠過,兩個事件的始末清晰呈現。在曆代帝王眼中,這根本就是流氓式的栽贓陷害,是赤裸裸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無恥至極!”
漢武帝劉徹勃然大怒,一拳砸在禦案上。他一生征伐,雖行霸道,卻也重“師出有名”。如此無賴行徑,簡直前所未聞!(PS:漢使是出了名的)
戰爭,以一種更為慘烈的方式,再度引爆。
這一次,是英法聯軍。
天幕的畫麵,不再局限於東南一隅。聯軍艦隊,依仗著蒸汽動力,將清軍的層層海防視作無物,化作一把撕開血肉的尖刀,沿著海岸線悍然北上,直插大清的心臟——京津!
大沽口炮台,陷落!
天津城,陷落!
鹹豐皇帝,這位登基不久、曾幻想重振朝綱的年輕君主,在無儘的驚恐與絕望中,做出了一個令他抱憾終生的決定。
他帶著後宮與親信,倉皇逃離京城,奔向熱河。
史稱,“庚申之變,倉皇北狩”。
“逃了?”
“皇帝……竟然逃了?!”
這一幕,讓一些開國帝王感到一種深入骨髓的恥辱!
帝王一逃,國門洞開。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長驅直入,兵不血刃,占領北京。
然而,接下來的一幕,讓所有時空的怒罵、鄙夷、歎息,都在瞬間凝固。
取而代之的,是死一般的寂靜。
和一種……從靈魂深處升起的、徹骨的冰寒。
天幕的鏡頭,緩緩掃過一座美輪美奐、宛如仙境的皇家園林。
那裡,有金碧輝煌的殿堂,有巧奪天工的樓閣。有西洋風格的大水法,有十二生肖獸首噴泉。更藏著自商周以來,曆朝曆代數不儘的奇珍異寶、書畫典籍、孤本善本。
【圓明園,萬園之園。】
【它凝聚了華夏數千年的文化精粹,耗儘一個半世紀的帝國財力。】
【它是東西方建築藝術的巔峰,是人類文明的瑰寶。】
清朝,紫禁城。
乾隆皇帝在看到這座傾注了他無數心血、視為畢生最大驕傲的園林時,那張因屈辱而扭曲的臉,終於舒展開來。
他下意識挺直了龍軀,渾濁的眼中,重新燃起一絲“十全老人”的光彩。
看到了嗎?
這,就是朕的盛世!
這,就是朕留給後世的無價之寶!
你們打進北京又如何?這座園林的存在,就是對爾等蠻夷最大的嘲諷!
可下一秒。
他的笑容,他眼中的光,他心中最後那點驕傲,被天幕之上那場滔天烈焰,焚燒得一乾二淨。
【1860年10月18日。】
【英法聯軍指揮官額爾金,以清政府虐囚為由,下令——火燒圓明園。】
畫麵中,無數士兵野獸般湧入這座美麗的園林。
他們用槍托砸碎精美的瓷器,用刺刀劃破千年的古畫。
他們將黃金、寶石、絲綢,瘋狂地塞滿口袋,將搬不走的,儘數摧毀。
這是一場持續數日的,野蠻、瘋狂的劫掠!
劫掠之後,他們點燃了那把人類文明史上,最罪惡的火焰。
轟——!
大火從園林一角燃起,借著秋風,吞噬一切。
雕梁畫棟的宮殿,在烈焰中塌陷。
巧奪天工的亭台,在濃煙中化為焦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