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皇帝,賜的免死牌,到了大明朝,還好不好使?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天幕裡那個朱元璋身上。
隻見他走下龍椅,親自拿起那塊曆經五百年風雨的鐵券,仔細端詳。
大殿之內,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為錢怞捏了一把汗。
這要是龍顏大怒,斥其“挾前朝之物,邀本朝之功”,那錢家可就真的萬劫不複了。
許久,朱元璋將鐵券放回盒中,目光掃過階下的青年,又仿佛穿透了時空,看到了那納土歸宋的錢氏先祖。
他緩緩開口,聲音傳遍了整個大殿。
“錢鏐有功於民,其後人亦知順天應人,納土歸降,使東南免於刀兵。此等功績,朕不能不念。”
“朕,認了。”
“傳朕旨意,錢用勤免其死罪,家產歸還。但活罪難逃,革職為民,永不敘用。”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
天幕內外,更是掀起一陣波瀾。
認了?
他竟然真的認了!
以嚴苛著稱的洪武皇帝,竟然承認了一塊五百年前,由前朝皇帝頒發的免死鐵券!
此時,天幕上浮現出幾行分析。
【朱元璋此舉,看似破例,實則蘊含深意。承認錢氏鐵券,是向天下宣告,大明王朝敬重信義,尊崇有功之臣,哪怕是前朝的功臣。此舉足以安撫江南士族之心,鞏固統治。】
【文化傳承,籠絡人心:錢氏一族,是江南文脈的象征。赦免錢氏後人,便是尊重江南的文化與曆史,對於剛剛建立,急需江南財賦與人才支持的大明而言,意義非凡。】
【史上唯一:錢鏐鐵券,也因此成為華夏曆史上,唯一一塊曆經唐、宋、明三朝,皆被官方承認並兌現的丹書鐵券。】
看到這裡,所有時空的帝王都陷入了沉思。
李世民撫掌讚歎:“好一個朱元璋!殺人立威,誰都會。但懂得在何時收刀入鞘,以仁德收心,方顯帝王權術之高明。這一手,漂亮!”
大明謹身殿內,徐達、李善長等人也是一臉詫異地看著自家皇上。
雖然這是十二年後的事,但陛下的格局和胸襟,已然可見一斑。
然而,朱元璋本人的臉色,卻愈發古怪起來。
他總覺得,這天幕平白無故地放出這一段,不會隻是為了誇自己十二年後有多英明神武。
果然,畫麵一轉。
天幕上,那塊曆經滄桑的丹書鐵券,與上一章那位歸國學者的清瘦身影,並列出現。
最後,一行字,如同一道驚雷,劈在了朱元璋的腦門上。
【錢氏一脈,因這一諾而得以延續。數百年後,其後人之中,誕生了一位足以抵得上五個師的國士。】
【錢氏,錢學……】
轟!
大明謹身殿內,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的目光,都“唰”地一下,集中在了龍椅上的朱元璋身上。
徐達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又硬生生憋了回去,臉上是一種想笑又不敢笑的扭曲表情。
藍玉更是個直腸子,差點脫口而出:“乖乖,上位您十二年後要是手一抖,把人哢嚓了,後世豈不是要少一支百萬雄師?”
朱元璋的臉,一陣紅,一陣白。
他……他差點就把國士的祖宗給抄家滅門了?
雖然那是十二年後的事,雖然他最後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但這種感覺……
就好像你走在路上,差點一腳踩死一隻螞蟻,結果天降神諭告訴你,這隻螞蟻的十八代玄孫,是你未來的救命恩人。
朱元璋乾咳了兩聲,端起茶杯,想要掩飾自己的尷尬。
他現在心裡隻有一個念頭。
幸好,幸好十二年後的咱,腦子沒糊塗。
這要是真的一刀切了,自己豈不成了華夏的千古罪人?
這天幕,真是……殺人不見血啊!
(你們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