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身離開,去尋藥材去了。
陳清留在原處,在這個“病號帳篷”裡,轉了一圈,問了問幾個人的情況,然後回到了兄妹二人麵前,問道:“家裡人呢?”
少年人這會兒,正喂妹妹喝粥,聞言啪嗒啪嗒掉下淚來:“爹走的早,這幾天發水,我娘跟著村裡的人一起去攔水,想要保一保莊稼,結果被水給衝了,當夜就高燒…”
他再也說不下去,身子都微微顫抖了起來。
陳清搖了搖頭,歎了口氣。
正好,這會兒陸掌櫃已經提著兩包藥去而複返,他把藥遞給陳清,然後開口說道:“四碗水熬成一碗水。”
陳清將藥材,放在這少年人麵前。
“聽到陸掌櫃的話沒有?我們沒有人手給熬藥了,隻能你自己來。”
少年人兩隻手接過藥包,淚雨如下:“我記住了,我記住了…”
此時,陸掌櫃已經去看彆的病人,少年人含著熱淚,抬頭看著陳清,問道:“老爺,你叫什麼名字?”
他甚至還不太會用敬語,不過很顯然,他已經把陳清,牢牢的記在了心裡。
而他的這句話,陳清這一天時間,已經聽了許多遍,他也沒有矯情,隻是淡淡的說道:“我叫陳清。”
“在德清安仁堂幫忙。”
“我叫李十一。”
他跪了下來,對著陳清低頭道:“老爺的恩情,我記下了,將來無論如何,一定報答老爺!”
這一天時間,陳清已經接觸過不少百姓,百姓們取名,一般不會特彆講究,像是“十一”這種名字,也不是大家族的行輩,多半是因為,他就是某月十一出生。
取名,就是這麼簡單。
陳清將他攙扶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先去熬藥罷,報答不報答的,等你妹妹好了再說。”
這李姓少年人很執著的搖了搖頭。
“不管妹妹好不好。”
他低頭道:“我都要報答陳老爺。”
…………
“少東家。”
又過了一天時間,陳清的病號棚,已經擴展到了兩個,施粥棚外排隊的人,更是有增無減,此時,他正在忙著分發藥材,陸掌櫃一路小跑過來,對著他開口說道:“老爺還有洪縣尊他們過來了。”
陳清點了點頭,開口說道:“我知道了。”
他放下手裡的活計,走到幾個“橫幅”前,一一扯了下來。
這些橫幅,大有用處。
雖然百姓們大多不識字,但是總有認識字的,隻要有一個認識字,一傳十十傳百,大家才會知道正主是誰。
不過當著洪知縣的麵,這種“施恩”就沒有必要了,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陳清將橫幅收好,也不顧整理身上的泥點子,就在陸掌櫃的帶領下,迎上了剛下轎子的洪知縣以及剛下馬車的顧老爺。
見到洪知縣等人,陳清遠遠的拱手行禮:“見過縣尊,見過叔父。”
洪知縣上前,打量著“欣欣向榮”的施粥棚,他看了好一會兒,才扭頭看向顧老爺,感慨道:“老兄這一次,真是出力不小。”
說完這句話,他又上前,拍了拍陳清的肩膀,開口笑道:“我果然沒有看錯,陳公子是有能為的,這裡被陳公子打理的井井有條。”
顧老爺嗬嗬一笑:“都是縣尊領導有方。”
陳清看了看二人,又回頭看了看身後的粥棚。
“我帶縣尊去看一看罷。”
他歎了口氣,神色也帶了幾分憔悴。
“這裡,太多人間疾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