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日。
一向閒散不問朝政的宣靖王,破天荒地來上了早朝。
他一臉憔悴,頂著個大大的黑眼圈,走路都東倒西歪不穩的樣子,讓朝臣見了驚愕不已。
不是說宣靖王新得了孫子,該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怎麼才幾日沒見,宣靖王竟被霍霍成這樣了?
大家都知道宣靖王是妻奴,紛紛猜測,怕是宣靖王哪裡惹了王妃,被趕出房了?
老皇帝也被驚到:“宣靖王?你這是怎麼了?”
“皇兄,最近臣弟頻頻做夢,夢到了先皇,他老人家說有愧宋家,當年宋家案子有冤屈,他聽信讒言未查明真相就定了罪,害了一代忠臣,致使他老人家到了地府,被閻王爺按下不允投胎......”
眾人:“.......”???
“胡扯!”
老皇帝橫眉豎目,明顯生了幾分不悅:“什麼先皇托夢,既是托夢,為何不給朕托夢,反倒是獨獨入了你的夢說這些?”
宣靖王苦著臉煞有介事道:“皇兄,您瞧臣弟被折騰成這樣,像是說謊嗎?最近幾日先皇夜夜入夢,臣弟已經是連續幾日未睡好了。”
“臣弟猜測,先皇沒入皇兄的夢,估計也是不忍打擾皇兄,畢竟皇兄日理萬機,為國操勞。而幾位皇家人中,除了那些公主之外,就屬臣弟最是清閒。”
老皇帝冷著臉沒說話,這個皇弟平日的確不是什麼信口胡謅之人。
況且這位皇弟,也沒膽子跟他撒謊。
皇家人嘴上說著自己有龍氣護體,不信歪門邪道鬼神之說,但是真的不信嗎?
其實他們比任何人都信!
不然也不會為了讓後代子孫昌盛不息,而勞民傷財選龍脈之處修建皇陵了,更是不會設置欽天監了。
宣靖王見老皇帝似有鬆動,再接再厲道:“當年宋家是以私吞軍械,延誤軍機獲罪,但據臣弟所查,那批丟失的軍械,至今也沒有找全,臣弟認為此案諸多疑點,宋國公一門為了保護我宸啟國領土,死在戰場一百多位宋家子弟,如若此案確實有冤情,豈不是寒了眾將士的心!”
“再說,臣弟實在是受不了一閉眼,就被先皇說道了,您看臣弟,現在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都說陰魂入夢是要有損陽氣的。”
“還請皇兄允許皇弟親自徹查此案!”
緊接著,朝堂上裴驚蟄和燕家人,以及顧明海也見機複議。
一時間,朝堂上討論聲不斷,又有幾位大人站出來讚同宣靖王重查宋家一案。
在一片商討聲中,老皇帝臉色逐漸黑沉。
“此事容後再議,宣靖王既然身子不適,就早些回府休息吧,今日早朝不必參加了。”老皇帝不耐地擺手攆人。
容後再議?
那就是不同意的意思。
宣靖王本也沒想過一次就能達成目的,倒也沒再說什麼,讓宮人攙扶著回了王府。
回到王府就緊忙洗臉,王妃畫的妝容,真像那麼回事!
宋今瑤得到消息時候,已經是晌午。
來送信的是小舅舅身邊的親信。
“宋夫人,六爺說有宣靖王相助,這事還有轉機,他後續還會再想辦法說動皇帝點頭的,請您莫要心灰意冷。”
宋今瑤點頭:“恩,你回去告訴小舅舅,最近提翻案的事也不用太冒進,時不時讓朝堂有這個聲音就好,最多三四個月,我還有兩個法子。”
北方的戰事要起,上一世裡宸啟國在幾場戰事上接連大敗,最大的原因就是兵器問題。
她手中有奇書,礦石提純,製造出堅硬不摧的長刀兵器的問題就不是難題了。
實在不行,她倒是可以利用下。
隻是……
想起大哥宋承梟,宋今瑤心中又一陣複雜。
她給皇帝提高兵力,就是給大哥謀反製造難度,但她又不能放著宋家冤案不翻案,更不能看著百姓飽受戰火之苦。
想想上一世,京城近期似乎好像還有一次地龍翻身。
一時想不起來具體時間了。
宋今瑤皺眉呆愣了半晌。
前世她一直在太和縣,京城之事並不是親眼所見,所以印象不深。
傅愁手有傷,楚慕白最近幾日一直在府中伺候,應下的來宋府做客之事一拖再拖。
燕府四舅舅最近也出門做生意,解毒看腿一事暫時也擱置了。
沈清墨有些著急,她想早一日確定楚慕白到底是不是被調包扔掉的三小叔子。
這日晚膳大家是在清暉院一起用的。
飯後吃茶的時候,沈清墨問道:“母親,三弟可有消息了?”
提到這個,宋今瑤有些失落地搖了搖頭。
“之前是有些線索的,不過最近這些天,當年撿到你們三弟那人似乎一直躲著沒出來,京城人口流動性大,又不好張貼告示尋人,影七幾人要想找人很是困難。”
其實不隻是不能張貼告示,宋今瑤擔心有背後仇家得到消息,會利用此事,影七那些人去尋人,都不敢大張旗鼓,隻能秘密進行。
若不是顧忌太多,估計人早就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