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本也是心大的,並沒對宋今瑤的解釋有所懷疑。
對她來說,好姐妹無事就好。
緊接著,她突地低笑了聲,給宋今瑤講起剛剛崔家父女出的醜事。
小陸琛也來湊熱鬨,人小鬼大地道:“母親,今日老四像個人了,知道護著四嫂,母親回去可以給他點好臉色了。”
“......”
宋今瑤和鄭氏,齊齊嘴角抽了抽。
“穗穗?過來下。”
這時,小舅舅燕北宸一身麒麟服,突然從後麵走來,拍了下宋今瑤的肩膀。
他麵上略有焦慮,話落轉身朝著宴會處另一頭的角落走去。
宋今瑤目光沉了沉,點頭起身跟上。
“穗穗,我聽說淑妃找你去了琉華宮,陛下也見了你,有沒有出什麼事?他們見你意欲何為?你有沒有受刁難?”
到了不遠的假山處,燕北宸抓著宋今瑤肩膀急急開口。
他得到手下傳來消息,說宋今瑤被喊去了琉華宮,就匆匆趕來了,生怕出了什麼事。
小舅舅的關心不加掩飾,宋今瑤心中劃過暖流,笑著搖了搖頭。
“小舅舅,我沒事,而且今日還算是發生了件好事,說不準宋家的冤案馬上就能重審了。”
說著,宋今瑤看了眼四周:“小舅舅,這處說話穩妥嗎?要不詳細的等咱們回去再說吧。”
“無礙,四周暗處有小舅舅的人把守,不會有人聽見。”今日宴會處負責守衛的都是他的親信,他能來找宋今瑤單獨說話,自是把人都在暗處安排好了。
再說,他那個單相思的老兄弟也在這裡,憑著他的功夫,若有人過來,一定會提前通知他。
燕北宸也很無語,明明那家夥比他還擔心,卻是自己不露臉,讓他來問。
宋今瑤點了點頭,低聲把在琉華宮的事一一跟燕北宸道來。
她在琉華宮,向老皇帝獻上了奇書中的煉鋼術,又應下七日後給兩張新式弓弩的圖紙,這些都是她在奇書中看到的,煉鋼術她早就銘記於心,憑著記憶,在琉華宮默寫了出來獻上。
弓弩的圖紙,她是記不住的,隻能回去對照奇書,描畫出來再交給老皇帝。
她記得上一世裡,不久後的邊疆這場戰役是打了敗仗的,淵兒上一世就是在這場戰役的中期斷了一臂。
宸啟國敗仗的原因就是出在兵器上,北疆的兵器要比宸啟國的堅硬精銳甚多。
戰場上,北疆敵軍的長刀一揮,宸啟國那些兵士手中的刀便斷成兩截,致使兵士們軍心潰散,連連敗仗。
現在正常的單兵弓弩射程隻有八十到一百米,優秀弓手極限拋射也不超過三百米。
宋今瑤答應給皇帝的弓弩圖紙,若是製作出來,射程能達到三百到五百米。
最近北疆敵軍已多次頻繁在宸啟國的邊界作亂。
朝中已經有人意識到,本國兵器的劣勢。
這令老皇帝最近食不下咽,身子越發每況愈下,生怕大規模戰亂起來。今日得了煉鋼術,又馬上能得到兩款精良弓弩,龍心大悅。
這次獻禮,可謂是獻到了老皇帝的心坎上,無異於雪中送炭。
當即開懷,答應宋今瑤,隻要明日測試了煉鋼術為真,便重審宋家一案,若是弓弩也確實如宋今瑤所說,那麼宋家的爵位和封賞亦可恢複。
聽完宋今瑤所說,燕北宸先是開心,後又麵色複雜。
他嘴唇囁嚅煽動了幾下,才啞著聲音道:“邊疆最近確實形勢不容樂觀,有精良兵器的出現,是我宸啟國之福,隻是......”
宋今瑤知道小舅舅心裡想的是什麼。
小舅舅是心中糾結,增強了老皇帝的勢力,就會讓大哥的謀算越發艱難了。
她搖了搖頭,笑道:“大哥想奪那個位置,定也是想造福百姓,若是他在此,也會同意我的做法,宋家先祖舍命守衛邊疆,為的就是讓城內那些百姓不必遭受戰亂流離之苦,也是會讚成我今日決定的。在個人恩怨家族仇恨麵前,邊疆百姓和戰士的生死才是重要的。”
宋今瑤說的真誠,頓了下她忽地又冷哼了聲:“況且,得民心者得天下,光有兵器沒有民心,也守不住那個位置,現在在邊疆鎮守的是睿王,兵器煉製出來後,自然也是先送到睿王手中,當年祖父支持的就是睿王......”
睿王當年奪嫡失敗,手中又有兵權,老皇帝和肖太後殺也不是,留也不是,就把人發配到了邊疆鎮守,這一去,也二十多年了。
當年宋家倒台後,昔日的宋家舊部無處安置,皆在祖父的安排下,暗中去了睿王封地。
她幫了邊疆戰士,也等於是幫了宋家舊部。
重生一世,已是上天恩賜,能為百姓和宋家舊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算是積福了。
她能獻上精良兵器,自是不怕老皇帝勢大。
燕北宸聞言,目露讚賞。
他拍了拍宋今瑤的肩膀:“還是穗穗想的長遠,是小舅舅短目了。”
“小舅舅,我可沒你說的那般好,其實我也是藏私了,我手中還有精良火銃和更好的重型床弩的圖紙,這次並沒有獻給皇帝。”
“五舅舅不是正巧在神機營任職嗎,他也喜歡研究那些東西。等宴會過後,你讓他來找我拿,研究出來後,連著今日我給皇帝的那些東西,我再複製一份,一起送去給大哥。小舅舅自己也留一份,若是邊疆戰事情況不妙,小舅舅你自己決定到時候要不要拿出來。”
宋今瑤幽幽地道。
她怎麼可能會把所有底牌都給皇帝!
邊疆百姓和將士她要幫,但留給大哥的底氣,也要給。
二人說完話,轉身離開假山,去了設宴處。
裴驚蟄從假山另一頭出來,搖頭苦笑:“還以為自己能幫到她,沒想到她處理的遊刃有餘,欸!連表現的機會都沒有。”
另一邊,宋今瑤剛回到宴席上不大功夫。
就聽一道尖細的唱喝聲響起:“皇上駕到.......”
緊接著,老皇帝在一群人的簇擁下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