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局的專案組辦公室裡,煙霧繚繞。
孫明遠掐滅了手中的煙蒂,這是他今天抽的第七支煙。
煙灰缸裡堆滿了煙頭,像一座小小的墳塚;
埋葬著他曾經誇下的海口和承諾。
桌子上攤著厚厚的調查報告,每一頁都記錄著失敗。
“我們會全力調查,給你一個交代。”
“絕不會讓‘那位’失望!”
在關山路陳天嘯的死亡現場,他所說的話;
現在看起來像是個天大的笑話。
他曾經信誓旦旦地向言午保證:
有了資源投入就能迅速破案,將那些囂張的殺手緝拿歸案。
可現實給了他狠狠一記耳光。
武警機動支隊待命了,情報部門介入了;
交通、通信管理部門全力配合了,網安部門也提供了特殊技術支持。
甚至擊斃權限都已經下發。
但他們就是找不到目標。
吳薇和那些殺手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張據帶領的網絡安全專家組,調動了國家級資源;
分析追蹤了龍城所有的網絡數據流,甚至對境外勢力滲透可能性進行了排查;
結果一無所獲。
那個發布吳薇“墓誌銘”的黑客,就像從未存在過,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
浩如煙海的信息流中也完全找不到殺手組織成員相互溝通的痕跡。
那些殺手組織成員,他們是如何相互聯係的呢?
張據那副厚厚眼鏡片後的自信,已經被連日的疲憊和挫折磨去了大半;
隻剩下強撐著的固執。
王跡帶著她的痕跡學團隊,幾乎是用顯微鏡把關山路十字路口現場又過了一遍又一遍。
自製霰彈槍的鋼珠,上麵的神經毒素,渣土車的每一個零件……
線索很多,但每一條追查下去,都詭異地斷在了半路。
那些專業的打掃案發現場的手法,讓她這個專家都感到一陣心驚。
她敏銳的眼神依舊,卻多了幾分困惑的陰影。
孫明遠親自負責調查龍城所有可能的雇傭兵、退伍軍人、格鬥教練等群體;
以及所有可能的武器來源渠道。
他將能夠製造槍械的人、駕駛技術厲害的人查了許多;
列出的名單抓了一波又一波,鬨得雞飛狗跳,人心惶惶。
結果呢?
沒有找到當時襲擊陳天嘯的司機,也沒有找到那個神秘的槍械製造者。
因為他們查錯了方向。
他們的調查範圍,始終圍繞著那些遊離在秩序邊緣的小企業、小作坊、個人。
他們下意識地認為,能製造這種粗糙有效武器的地方;
必然是那些見不得光的地下窩點。
他們從未想過,或者說不敢去想,那些他們追查的目標;
——比如能改造武器的熟練機械師齊班,比如駕駛技術出神入化的趙高;
此刻正安然無恙地隱藏在一個他們絕不會、也不敢去輕易觸碰的龐然大物的羽翼之下:
陳氏集團的後勤部門。
在李蔭——這位新晉董事長陳銳親自提拔、無比信任的采購部總監;
在他的的巧妙安排和庇護下,齊班有了一個合規的機械工程師身份;
負責維護集團龐大的運輸車隊;
趙高則成了車隊裡一名技術精湛的司機。
他們的才能被隱藏在繁冗的集團業務流水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