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總讓她撞上,風頭總讓她出儘。
明明自己乾了十幾年,勤勤懇懇,卻次次被她搶了先。
下班回家,林嘉到廚房幫劉芮英擇菜。
她頓了頓,手上的動作緩了下來,抬眼看向正在切土豆的劉芮英。
“媽,今天我在供銷社那邊,聽人說……咱們最近日用品和副食品都快斷貨了。”
“我想著,與其等上麵調撥,不如主動出擊。山裡有的是野貨,老百姓手裡也有些存貨,隻要組織起來收,就是一條活路。”
“既然想做,不如先問問百姓,聽聽他們的心裡話,準沒錯。”
劉芮英一聽,猛地一拍大腿。
“哎喲喂,小林,你這主意太實在了!真是說到咱老百姓心坎裡去了!”
她一邊說著,一邊放下菜刀。
“你不知道,咱這兒地多是多,可土硬石頭多,種糧食都累死人,一年到頭刨不出幾斤米。想種點菜瓜果?更是難上加難,澆不上水,蟲還多,收成根本靠天。”
“大家一年到頭,就靠那點工分和自留地活命,手頭緊得叮當響,孩子穿補丁褲,老人穿舊棉襖。要是供銷社真能去收,哪怕給得少點,那也是實實在在的錢啊!能換鹽、換布,還能給孩子買點油,炒個葷菜,吃上一口肉!”
林嘉聽著,輕輕笑了下。
“那……您也覺得這事兒能成?”
劉芮英立刻放下菜,湊到她跟前。
“能成!必須能成!你從城裡來,不清楚外麵的苦。就咱大院外頭那幾個村,好多人家,一年到頭聞不著油星兒,鍋都洗得發亮。”
“娃兒們嘴唇乾裂得跟樹皮似的,一到冬天,手腳全是凍瘡,紅腫流膿,看著真揪心。要是能賣點野蘑菇、山核桃、乾蕨菜、土雞蛋什麼的,換幾個錢,哪怕五分一毛,也能給孩子買雙棉鞋,家裡添塊肥皂。”
“這日子,就能鬆快點,喘口氣。”
這兒是邊疆,山高路遠,交通不便,條件本來就苦。
而軍區這邊,已經算是相對穩定、供應還算有保障的地方了。
可即便如此,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依然捉襟見肘,勉強溫飽。
“媽,我也這麼想。”
她低聲說道。
“收上來的東西,供銷社能統一加工、包裝,再拿到城裡去賣。這樣一來,群眾有了收入,能改善生活,供銷社也完成了采購任務,上級滿意。更重要的是,老百姓手裡有錢了,反過來又能買日常用品,形成良性循環。”
“這不僅是救急,更是開一條活路。群眾得實惠,單位完成任務,國家也減輕負擔。三全其美。”
劉芮英越聽越眉飛色舞。
“對!對!你這腦子,真是打哪來的靈光?平時看著憨厚老實的,咋今兒個忽然就開竅了呢?哎喲,我這心裡頭,可真是又驚又喜。”
她猛地一拍腦門,接著說道。
“哎!對了!明兒個老陳家媳婦兒要來,就是村口那陳嬸子,你知道吧?那個走路總愛甩著手帕、說話嗓門大的那位。她男人可是南崎山生產隊隊長,管著一大攤事兒呢。”
喜歡掏空家產後,糙漢他冷臉洗床單請大家收藏:()掏空家產後,糙漢他冷臉洗床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