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元年五月二十日,距離張神武之死快兩個月了,在遼東巡撫王化貞的主導下,又有一支隊伍向東遠行,也是二百來人197人),帶沙船四隻,米五百石,行至三岔河口出航,前往規取遼東南邊的鎮江等處,並謀求同遼東義民及屬國朝鮮聯絡。這支部隊的最高長官,就是失蹤已久的毛文龍,也就是毛承傑的父親。
為了方便這支小部隊在敵後隨機應變,王化貞給了毛文龍許多空白的官職任命書,授予其便宜行事權。這也就意味著,這次出兵,沒有文官以及監察之權隨行,大小事務,毛文龍一人獨斷。這在當時是極為特殊的。
毛文龍是怎麼混到王化貞的手下呢?
個中曲折,還要從泰昌元年十月熊廷弼離任說起,熊廷弼離任,寫下《援將勞苦異常疏》把毛文龍一頓好誇,建議朝廷實授都司。
袁應泰接替熊廷弼經略遼東後,毛文龍也有意向新領導表現一下自己,於是,十月初七,他領兵出擊,親斬首一顆,部斬首兩顆,得到經略府的嘉獎。
毛文龍仿佛看到了被重用的希望,更加賣力的表現自己。
十月二十九,他更是自掏腰包,承造生牛皮製盾甲、滾馬牌、鐮火箭、火磚、火榴、火鴉等軍械火器,再次得到嘉獎。
後來袁應泰見他對火藥火器精通,命他監製火藥,毛文龍兩個月就完成了任務,被加遊擊銜。
毛文龍這麼活躍,無非是想得到袁應泰的重用,吸引上官注意,然而,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他自掏腰包造裝備和兩個月能夠完成造火藥這兩件事情,似乎讓袁應泰產生了誤解,讓毛文龍到山海關火藥廠監製火器。
毛文龍稀裡糊塗地被發配到山海關,主動表現卻成了對牛彈琴,反倒混了個自我放逐,就這樣,毛文龍這個人在明軍戰鬥序列中,處在查無此人的狀態,即不清楚他在哪?也不知道他在乾什麼?
被莫名其妙雪藏了毛文龍非常鬱悶,他素有報國殺敵之誌,反而得不到重用,他哀歎:願乘長風破萬裡浪,此誌竟負卻矣!
遼沈之戰前,他無法忍受這種鬱悶,寫信給自己的舅舅沈光祚,訴說了自己的悲慘境遇,打算回杭州老家跟母親沈氏共享天倫之樂,了此殘生。
時任山東左布政使的沈光祚寫信勸他,暫且忍耐等待時機,還給他寫了一首詩:
逐光待時
暗夜沉沉鎖誌途,心憂鬱鬱困荒蕪。
寒梅傲雪香才溢,璞玉經磨韻始殊。
且把鋒芒藏勁骨,莫教壯誌化虛無。
時機若至風雲起,直上青雲展壯圖。
天啟元年三月底,北京城收到了沈陽和遼陽失陷,袁應泰等一乾文武戰沒,遼河以東70餘城全部投降建奴的消息,引發了朝堂無謂的爭吵。
禦史言官都是文弱書生,吟詩作賦他們拿手,對於治理地方,領兵打仗並非他們的強項,他們往往都是依靠各種師爺皂吏治理地方。
他們雖然沒有真才實學,但是勾心鬥角卻都運用嫻熟,都想通過朝堂爭鬥獲取權利。
經過各方角逐,罷免了太常寺少卿姚宗文、禦史馮三元等倒熊派,督促在家賦閒的熊廷弼抓緊時間回北京述職,到遼東上任收拾爛攤子。
在老熊這個杠精沒有到任之前,遼東也不能一團亂麻,也要先有人理事才行,滿朝文武又經過各方角逐,對遼東人事進行了調整。
天啟元年四月初,大明朝廷令薊遼總督文球代理經略,主持遼東軍政事務。
但文總督身體不好,不能理政,上書朝廷請求辭官回鄉養病。
朝廷無奈,隻好換成了遼東巡撫薛國用受代經略一職,是為第四代遼東經略。同時,明廷以寧前道右參議王化貞,升都察院右儉都禦史任遼東巡撫。
薊遼總督文球在山海關養病兩個月不見好轉,在六月因病回鄉。
很可惜,和文球一樣,薛國用也生了重病,四肢腫脹,病體難支了。他後來六月離任,七月病故。死的很快,絕對不是裝病。
看來遼東這個爛攤子是很消耗心神的,仿佛有個無法避免的魔咒:誰接誰倒黴,輕則生病,重則要命。
在薛國用臥病的三個月裡,由於遼東經略本人不能理政,隻能將權柄委托遼東巡撫王化貞代行。
而王化貞麵對廣寧的爛攤子,也非常發愁,兵無戰心,將無戰膽,人心惶惶,僅有的一兩萬兵力也都是沈陽和遼陽逃回來的潰兵,他們的膽子都被嚇破了。
一路逃來,沿途賣掉了兵器、鎧甲和馬匹,隻為了能夠填飽肚子,一個個像叫花子似的,哪裡還有大明甲兵的模樣?
上官不能理事,所有的擔子都壓在了他的頭上,他退無可退,隻能硬著頭皮支撐。
王化貞一方麵安排部署吏官治理地方,另一方麵調度兵將做好廣寧地區的戰守防備。
為了改善遼東戰事,天啟皇帝昭告天下,要提高武將的地位,王化貞也張貼招聘啟示,在民間遍訪能征慣戰之士,為反攻遼沈做準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時,毛文龍遇到了他崛起的貴人。
第一位貴人就是他的舅舅沈光祚。他雖然不喜歡自己這個外甥,但是至親就是至親,他有機會還是希望自己的外甥能夠有所成就,不為彆的,也為一母同胞的姐姐。
遼沈之戰後,王化貞主持遼事,於廣寧募集賢良,招選武將,為日後反攻進行人事儲備。
沈光祚得到消息後,想起自己那個鬱鬱不得誌的外甥,準備給他一個機會,他寫信給王化貞,推薦了自己的外甥。
沈光祚時任山東左布政使,王化貞是山東人,跟這位父母官素有交情,在信中,沈光祚向他推薦了自己的外甥。
他說:光祚有姊子毛文龍,奇才也,慷慨多大略,且究心時事久矣!試與之一旅,必能為國效力,成功名,若但隨諸校籍在麾下,文龍必不能奮著所長也。
意思是希望王化貞能讓毛文龍單領一軍,必不讓你失望。
第二位貴人,則是文球。毛文龍在路上偶遇了薊遼總督文球,毛文龍拜見了這位老大人,經過交談,毛文龍對遼東之事見解頗深,文球很欣賞他,遂向王化貞引薦。
第三位貴人是丹陽人諸葛雲程。毛文龍與他談論邊事,諸葛先生覺得這人有才乾,遂向王化貞引薦。
麵對這紛至遝來的推薦,王化貞也正缺少能夠領兵打仗的將領,就錄用了他,經過交談,兩人對遼東戰事見解頗為相同,王化貞對他禮遇有加,引為心腹愛將,允許他單獨領軍,授予特權,便宜行事。
喜歡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請大家收藏:()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