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皇帝打定主意,接著詢問如何救援毛承傑等人。
說到遼東軍事,不得不說熊廷弼。說到熊廷弼,朝臣們又找到了話題,一部分官員開始罵熊廷弼飛揚跋扈,上任以來,蝸居山海關靡費甚重,卻毫無建樹,隻是時常上書參奏王化貞不聽調遣。
對於熊廷弼,天啟皇帝又愛又恨,老熊確實有才能,但是脾氣實在是太臭了。
在第一次經遼之時,就和很多朝臣對罵過,得罪了不少朝臣,也搞得皇帝心煩不已。
熊廷弼第一次出任遼東經略是在薩爾滸大敗後,當時正值開原、鐵嶺陷落,遼東一片混亂,人心惶惶。
他臨危受命,上任後,大力整頓軍紀,斬逃將,造戰車,做火藥,挖塹壕,築城池,整肅軍備,收攏人心,對於穩定遼東局勢頹勢,收到了一定成效。
不過也僅僅是一定成效,遼東文臣不能理政,武將不能打仗,都貪生怕死,遇戰而逃,文官治理無人可用,武將打仗也根本無法與女真人進行對抗。
有一次,熊廷弼派遣僅有的兩名手下屬官去巡視遼陽等地,結果一個哭哭啼啼根本不敢去,一個走到半路竟然逃跑了。
熊廷弼無可奈何,就連朝堂兵部、戶部也不給力,答應調撥軍隊和糧草遲遲不不到,給他經略遼東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熊蠻子狗熊脾氣上來了,一封彈劾奏疏送到了禦前,對兵部和戶部的官員毫不留情一頓亂噴,幾乎將朝堂官員得罪個遍。
他本是一心為公。他急呀!看著遼東糜爛,恨不得能夠一日治理好。可是,要啥沒啥,兵無戰心,將無戰膽,文官也都是貪生怕死之輩,他老熊縱然有三頭六臂又能有什麼辦法?
可他卻忽略了大明的現實情況,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並不是隻有他一個人難!朝臣也很難,憑什麼受你的責罵?
熊廷弼認為,在當前形勢下,漫談收複失地,剿滅後金,這是不切實際的空話、大話。
為今之計,是需要以固守為主,整頓官場和軍備,等待遼鎮恢複戰力,再與女真人決戰,一舉消滅這股強盜叛徒。
他深知女真人就是一群靠掠奪壯大的強盜,他們並不視生產,那麼多部隊搶不到財物糧食,早晚會出現內訌,隻要堵住他們出山搶劫的道路,就能慢慢削弱他們,將他們慢慢餓死在深山之中。
於是,他向萬曆皇帝陳述了其製敵方略。他提出朝廷調兵十八萬,分四路把守,每路三萬,主要防備東南靉陽、南路清河、西路撫順、北路柴河、三岔河之間的四個點,堵死女真人出山的路。
剩下六萬人駐守遼陽和沈陽,作為接應之用,相互支援,相互照應,隻要熬上十幾年,女真人自然不攻自破。
老熊的方略在某種程度上是正確的。這四個點也正是薩爾滸之戰時,明軍分兵四路的四個方向,其他地方都是大山。
明軍進攻女真人老寨赫圖阿拉隻能走這四條路,女真人進攻大明也隻有這四條路。因此,隻要重兵把守四條路,就可以堵死努爾哈赤,將這群蠻子餓死在深山之中。
熊廷弼想法很好,對於遼東的地理形勢也把握很準確,但是他忽略了朝堂上的實際情況。
一方麵,百姓等不及。在女真人的壓迫下,遼東的百姓深受迫害,死傷慘重,都盼望著王師收複故土,奪回丟失的家園,這樣的固守方略,明顯放棄了遼東的百姓和國土,百姓和士人都不會同意的。
另一方麵,朝廷也等不及。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人的骨頭是很硬的,當時朝中大部分的呼聲,包括天啟皇帝本人,還是要趁後金立足未穩,積極謀劃反攻,恢複失地的。
最主要的是沒錢!在三大征中,大明國庫消耗甚重,再加連年征戰的靡費,國庫早就入不敷出,早就沒有錢了,拿什麼來給他老熊養十八萬的兵?簡直天方夜譚!
這也是為什麼每次熊廷弼向朝廷索要銀兩物資,戶部和兵部總是拖延的原因,他們手裡也沒錢呀!總不能自己掏腰包來貼補國家!
熊廷弼花了大把的銀子,卻沒有打出一次像樣的仗,這和朝中大臣挖空心思,嘔心瀝血,為他籌備錢糧的辛勤付出是不成正比的,與抱有的希望值完全不符。
沒有拿出業績,隻知道要錢!給的慢了,還要挨你一頓臭罵,就你一個人是忠臣!就你一個人心懷大明嗎?
大臣們怨氣很大,這股怨氣總要發泄一下,攻訐和彈劾這個大刺蝟也就再所難免了。
泰昌元年,給事中姚宗文看準機會,攻訐熊廷弼“出關逾年,漫無定畫”,認為不罷之,遼東“必不可保”。
緊接著,被老熊得罪過的人也都紛紛落井下石,要給這個家夥一些苦頭,誰讓你到處得罪人。
剛剛登基的天啟皇帝,看到倒熊派來勢洶洶,被迫將其罷免,以袁應泰代之。
可惜袁應泰一介書生,長於民政,用兵卻非其所長,遼沈之戰明軍慘敗,河東之地儘歸後金所有,遼東進一步糜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遼沈失陷後,天啟皇帝以遼東巡撫薛國用為經略,參議王化貞任遼東巡撫。但是薛身體不行,處於病休狀態,隻能由駐守廣寧的巡撫王化貞實際行使經略職權。
王化貞是東林黨的翹楚,敢想敢乾。遼沈失陷後,遠近震驚,此時廣寧隻有孱弱士兵千餘人,根本擋不住女真人的大軍。
危難時刻,王化貞沒有逃跑,率領兵卒堅守廣寧,收集潰散的部隊和百姓,建立了抵抗女真人的防線,很快收攏數萬餘人。
即便是這樣,也根本無法阻擋女真人的攻擊,但王化貞很幸運。
努爾哈赤的部隊在遼陽莫名其妙損失慘重,無力西進。另一方麵,得到的地盤過大,達到了戰略預期,也需要慢慢消化。
就暫時停止了繼續西進,這就給了王化貞收拾殘局、穩定人心的機會。這也是王化貞脫穎而出的機會,被提拔為遼東巡撫。
因功提拔為巡撫的王化貞,還行使遼東經略的職權,不僅成為明廷在遼東的實際話事人,朝廷發往關外的援軍、軍事資源也都彙集於王巡撫帳下,他實際掌握遼東經略實權。
權力是具有魔力的!它能讓人陶醉!隻要擁有它一段時間,就會離不開它。它能操縱人心,迷惑心智,抓在手裡就不想放開。
顯然,朝中君臣沒有考慮的王化貞的感受。
在王化貞曆儘千辛萬苦穩住防線,招才納士,訓練士兵,構築防線,有了一定成效,剛剛開始享受遼東經略權利帶領的滿足的時候,朝廷派來了姍姍來遲的熊蠻子經略遼東。
這不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了嗎?這不來“摘桃子”的嗎?
喜歡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請大家收藏:()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