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點卯過後。
林淺帶著二人連同幾個侍衛乘小艇上岸,攀爬果老山。
這山在南澳島東麵,比西麵大尖山略高。
山上全無人跡,林木藤蔓極為密集,幾乎無路可走。
好在林淺之前讓人在山頭建了瞭望塔,每日有人登塔警戒,頻繁上下山,也算開出一條道路。
林淺等人沿那條小路上山,走了近兩個時辰,走到瞭望塔旁。
負責瞭望的島民聽見動靜緊張的要死,見是林淺等人從林中鑽出,這才放下心來。
林淺讓大家將水糧拿出來,墊墊肚子。
然後又招招呼守塔的島民下來一起吃。
那人下來後,林淺遞給他一壺水和一張油餅,口中問道:“近來看到過什麼嗎?”
守塔島民仰頭大灌了幾口水,然後一擦嘴,說道:“回舵公,海麵上一如往常,沒什麼特彆。”
見林淺不回話,隻是望著他。
守塔島民又詳細說道:“每日天亮,會有十幾條大小商船從岸邊過來,天黑前就陸續回岸上。
每日北邊海域、西邊海域也會有零星幾艘漁船,都待不久。
倒是去東邊青澳灣、南邊赤石灣、雲澳灣的魚獲多,那裡漁船也多些。”
林淺從手下手中拿過一張油餅,隨意坐在地上,招呼守塔島民坐著說。
守塔島民啃了兩口餅,繼續道:“漁船多的時候,約有上百條,少的也有幾十條。
魚獲以馬鮫、帶魚、鯧魚為主,偶爾也能抓到石斑、金鯧、鮑魚等貨色。
隻可惜疍家船船底平,經不住外海風浪,不然開的深些,魚獲肯定更多。”
漁民談論魚獲,就和農民談種地一樣,一開口就停不下來。
對大明岸上的百姓來說,南澳島地狹土貧,根本沒有開墾價值。
但對於前珠民、疍民來說,這裡的大海簡直猶如黑土地一般,伸手一攥,都能捏出油來。
守塔島民越說,眼睛就越亮,恨不得吃完油餅就去下海捕魚。
林淺的單桅帆船,就是為了彌補疍家船不能遠海航行,而設計的。
隻是現在不是想這些事的時候。
白沙灣和聖安娜號錨地都在島北,島東、島南的漁民再多,也不可能混入李魁奇的眼線。
眼見守塔島民在魚獲上越聊越多。
林淺趕緊拉回正題:“有沒有發現過異常船隻?比如長久停在一地不動的,反反複複徘徊的?”
守塔島民思索良久,緩緩搖頭。
眾人都有些失望。
林淺笑道:“無妨。”
說罷,他幾口吃完手上油餅,將手上油脂在地上蹭蹭,又拿樟樹葉子把手擦乾淨。
然後,手腳並用,登上了瞭望塔。
這瞭望塔離地麵約有十米,就地取材建成。
因周圍樹木砍伐一空,又在山頭高點,視野極佳。
林淺向島北極目遠眺,確見汪洋碧波上僅有數艘漁船勞作,除外再無其他船隻。
林淺從懷中拿出望遠鏡,在海麵上仔細搜查,對聖安娜號的視野盲區,尤其重點檢查。
見林淺登上瞭望塔,眾人都快速吃掉油餅,胡亂把油手在身上摸摸,圍在瞭望塔下等待。
等了半個時辰,林淺忽然道:“守塔的,你上來!”
守塔島民發愣,鄭芝龍推他一把道:“舵公叫你。”
守塔島民回過神來,趕忙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