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棟一直沒說話。他靠在椅背上,指尖輕輕敲著桌麵。
片刻後,技術部的一位工程師開口:“你說的審批周期……能不能具體解釋一下?”
“我統計了華東六家分行的平均處理時間。”陳帆打開明細表,“去年四季度平均是七天,今年三月延長到十一天。流程變慢,反映的是銀行內部風控趨嚴,也說明信貸資源正在收緊。”
“那你這個模型……能實時更新嗎?”
“可以。”他點擊刷新按鈕,圖表自動加載最新數據,“今天早上剛錄入的三月份工業增加值修正值已經納入計算,預測值仍維持在4.8%。”
有人湊近看屏幕,喃喃道:“這玩意兒居然是個網頁?還能動態查數據庫?”
“ASP寫的。”陳帆說,“部署在獨立服務器上,支持局域網訪問。”
議論聲漸漸響起。
研究部主任臉色不太好看,但沒再反駁。他轉頭看向林國棟:“林行,你怎麼看?”
林國棟緩緩起身,走到投影幕前。他盯著那條紅色虛線看了很久,才說:“數據來源需要進一步核實,方**也有待評估。不過……”他回頭看了陳帆一眼,“敢於提出不同判斷,本身值得肯定。”
他坐回位置,“記錄員,把剛才這位同事的觀點記下來,作為參考意見附錄。”
記錄員遲疑了一下,翻開紀要本,在末尾添了一行小字:“另有觀點認為Q2信貸增幅可能低於5%。”
會議繼續進行。
後續議題轉向其他方向,但氣氛變了。有人時不時瞄一眼角落裡的筆記本,有人低聲討論那個4.8%的預測是否過於極端。
四十分鐘後,會議結束。
人們陸續起身離席,收拾文件,收筆關機。沒有人主動和陳帆說話。有人走過他身邊時多看了兩眼,有人乾脆避開視線。
他合上電腦,把電源線繞好塞進包裡。
正準備離開,身後傳來腳步聲。
林國棟走了過來。
他站在陳帆麵前,一隻手搭上他的肩膀。
“下周,來我辦公室一趟。”他說。
陳帆點頭。
林國棟轉身走向電梯間,步伐平穩。電梯門打開,他走進去,身影被金屬門隔斷。
陳帆提著包,往樓梯口走去。
他沒有坐電梯。
一層層台階往下,腳步聲在封閉空間裡清晰可聞。走到三樓拐角時,他停下,從口袋裡掏出手機。
屏幕亮起,沒有任何新消息。
他重新放回兜裡,繼續向下。
銀行大廳燈火通明,客戶在櫃台前排隊,工作人員低聲應答。他穿過旋轉門,走入街頭人流。
陽光照在臉上,有些刺眼。
他眯起眼,抬頭看了眼銀行樓頂的標誌牌,然後邁步向前。
右腳剛抬起,左肩突然被人拍了一下。
他猛地轉身。
一個穿工裝的***在後麵,手裡拿著一塊電路板。
“修電腦嗎?”那人問,“主板燒了也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