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類轉債的紅色預警框還在主屏左側閃爍,陳帆的手指剛從回車鍵上抬起,係統界麵突然彈出一條異常交易提示:標的正股成交量在五分鐘內激增四倍,買盤全部集中於某家區域性券商席位。
他眉頭一擰,調出委托明細。買單清一色為千手整數掛單,價格逐級抬升,節奏精準得像被程序控製。
“這不是自然行情。”李陽湊近屏幕,“這種堆量方式,像是有人按著我們的操作預案在反向建倉。”
張遠迅速切到論壇監測窗口,輸入轉債代碼。不到三秒,一個名為《內部消息:某能源轉債即將啟動強贖套利》的帖子跳了出來,發布時間是淩晨三點十四分,已被轉載至七個校外金融交流群。
“內容和我們昨晚的推演報告一字不差。”張遠聲音壓低,“連備用建倉區間都列出來了。”
周婷立即調取文件訪問日誌。加密報告的解密記錄顯示,昨夜兩點十七分,實習生賬戶從主服務器導出PDF至本地終端,操作IP地址歸屬於教學樓B區三層臨時工作站。
“公共機房?”李陽皺眉,“那地方誰都能刷校園卡進去。”
“問題不在機器。”陳帆盯著日誌末尾的路徑記錄,“文件被上傳到了‘金融建模共享’目錄,權限設為全校可讀。”
空氣瞬間凝住。
那個目錄本用於課程作業互評,任何學生都能瀏覽下載。而他們的核心策略,竟躺在那裡超過八小時。
“爬蟲肯定抓走了。”李陽快速檢索外網,“現在至少有三十個賬號在轉發摘要,還有人在問怎麼跟進。”
“先斷鏈。”陳帆下令,“聯係論壇管理員刪帖,同時發布澄清聲明,就說這是虛假信息。”
“有用嗎?”張遠質疑,“等他們反應過來,跟風資金早就進去了。”
“不是為了攔住所有人。”陳帆打開風控麵板,“是為了讓那些猶豫的停下來。隻要市場出現分歧,我們就還有時間調整節奏。”
李陽立刻起草公告,以社團名義發出緊急辟謠,強調該轉債尚未觸發強贖條件,所謂“確定性機會”純屬捏造。與此同時,陳帆將原定建倉計劃凍結,重新評估入場窗口。
“不能就這麼算了。”張遠咬牙,“要是今天漲十個點,我們錯失的不隻是利潤,還有信用。”
“信用不是靠搶跑建立的。”陳帆關閉交易端口,“現在最要緊的是弄清楚,漏洞到底出在人,還是係統。”
李陽調出權限配置表,對比實習生賬戶的實際權限與預設規則。結果顯示,該賬戶確實擁有“模型輸出查看”權限,但理論上不應具備文件導出功能。
“我查了。”李陽翻看代碼版本,“上周為了方便測試,我把導出模塊的權限驗證臨時注釋掉了,忘了恢複。”
房間裡一片靜默。
一個小疏忽,撞上一個不熟悉流程的新人,再疊加開放式的文件共享機製,最終釀成一場近乎公開的策略泄露。
“追責沒用。”周婷開口,“刪帖也堵不住已經擴散的信息。我們現在需要的是補防,而不是回頭算賬。”
陳帆點頭。“從現在起,所有非核心成員的數據訪問進入隔離模式。李陽,你負責重構權限體係,三級劃分——觀察、分析、決策,每級隻能接觸對應層級的信息。”
“兩小時內能做完。”李陽已經開始編碼,“我會把導出功能鎖死,除非通過雙因素認證。”
“不隻是技術。”周婷拿起筆記本,“我要寫一份操作守則。禁止使用公共目錄存儲敏感資料,所有文件流轉必須登記用途和時限。另外,建議開啟自動掃描,一旦發現策略關鍵詞出現在非加密文檔中,立即報警。”
“加一條。”陳帆補充,“所有數據操作留痕,包括查閱、複製、導出,記錄保存不少於九十天。以後每筆異常訪問都會生成審計編號。”
張遠看著屏幕上仍在攀升的股價,語氣複雜:“我們現在這麼嚴,以後新人還敢做事嗎?萬一遇到急行情,層層審批耽誤了怎麼辦?”
“效率不能建立在裸奔之上。”陳帆調出新權限係統的原型界麵,“你看,普通成員依舊能看到實時預警信號和持倉建議,變動會同步推送。隻是執行和導出環節受控。真正的決策層才掌握完整鏈條。”
“那應急呢?”張遠追問。
“設置臨時提權通道。”陳帆演示流程,“申請人提交理由,由周婷或我在四分鐘內審批。全程留痕,事後複盤。”
“四分鐘……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