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 雲端部署嘗試_造個係統做金融_线上阅读小说网 

078 雲端部署嘗試(1 / 1)

恒康藥業的紅色警報還掛在主屏右上角,數據流仍在滾動。陳帆沒有下達建倉指令,而是調出了係統資源監控麵板。CPU使用率持續高於90%,內存占用接近極限,全市場每五分鐘一次的高頻掃描讓本地服務器發出低沉的嗡鳴。

“再這樣跑下去,不用兩天,係統就會卡死在某個信號上。”他手指敲了敲鍵盤,刷新了一次延遲統計,“現在響應速度已經比理想狀態慢了四百毫秒。”

李陽從副機前抬頭:“單點部署撐不住了。我們得把係統拆開,一部分算力挪出去。”

張遠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說,做雲端鏡像?”

“不止是備份。”李陽站起身,走到白板前畫了個架構圖,“我們要讓三台遠程服務器同時運行係統副本,行情數據進來後分段處理,結果再彙總回主節點。這樣既能分散壓力,也能防止單機故障導致全線停擺。”

陳帆盯著那幅草圖看了幾秒,點頭:“那就做。今晚就把第一個鏡像節點搭起來。”

命令一下,三人立刻分工。李陽負責重構通信模塊,將原本封閉的本地數據庫接口改造成可對外授權的輕量服務;張遠聯係合作方確認三地服務器的IP地址和防火牆策略;陳帆則重新規劃數據流向,在原有係統中剝離出可同步的核心層——包括實時行情緩存、模型預警隊列和交易指令日誌。

淩晨一點十七分,首版雲端部署包上傳完成。校園網的上傳通道被瞬間占滿,進度條緩慢爬行。李陽緊盯著傳輸速率,眉頭越皺越緊:“帶寬隻有128Kbps,原始數據包太大了,這樣下去光同步一次就要三個小時。”

“等不了那麼久。”陳帆調出最近十分鐘的盤口記錄,發現已有兩隻小市值個股出現類似恒康藥業的壓單跡象,“我們必須在明天開盤前完成測試,否則可能錯過最佳響應窗口。”

李陽當即切換到代碼編輯界麵,重寫序列化邏輯。他放棄原有的文本格式,改用緊湊的二進製編碼,並引入差分更新機製——隻傳輸前後兩次掃描之間的變化部分。修改完成後,他又加入動態壓縮層級控製,根據網絡負載自動調整壓縮強度。

“試一下這個版本。”他按下打包按鈕。

新包體積縮減至原來的37%。上傳速度明顯提升,二十分鐘後,三地服務器陸續返回連接成功信號。

“節點已就緒。”張遠報告,“時間同步協議開啟,誤差控製在±15毫秒內。”

“開始首次全量同步。”陳帆輸入啟動指令。

主控台彈出一個新窗口,顯示三地服務器的接收狀態。初始幾秒一切正常,隨後綠色進度條開始波動,延遲數值迅速攀升。不到一分鐘,主屏閃出警告:**行情更新滯後1.2秒,超出容忍閾值**。

“不行。”李陽立即調取流量日誌,“雖然壓縮了數據,但心跳包頻率太高,網絡扛不住。”

“降低同步頻率?”張遠問。

“不能降。”陳帆否決,“盤口掃描依賴高頻率數據,一旦拉長間隔,就會漏掉主力的短時動作。”

李陽盯著不斷堆積的未處理消息隊列,忽然想到什麼:“我們可以把數據再切一層——關鍵字段優先傳輸。”

他迅速修改算法,在壓縮前對數據進行分級:掛單金額、撤單頻率、成交突增等核心指標標記為一級,優先推送;其餘輔助信息延後補傳。同時優化接收端的解析順序,確保最關鍵的部分最先還原。

“這招能行。”張遠看著新的測試數據,“相當於先把‘重點’送過去,細節慢慢補。”

第二次嘗試開始。壓縮後的數據包通過加密通道穩定傳輸,三地服務器逐一確認接收。主控台上的延遲曲線先是一路衝高,隨後在八百毫秒處趨於平穩,最終回落至**180毫秒**。

“數據一致性校驗通過。”張遠讀出後台反饋,“所有節點狀態匹配,無丟失記錄。”

陳帆調出恒康藥業的最新盤口,對比三地服務器的分析結果。儘管存在輕微時間差,但警報觸發條件完全一致,連預警時間都相差不足五十毫秒。

“可以實戰。”他說。

李陽趁熱打鐵,增設斷點續傳機製。一旦某節點中斷,恢複後能自動請求缺失片段,無需重新同步。他還設置了帶寬自適應調節,在校園網高峰期自動提高壓縮率,保障基本通信。

淩晨四點三十六分,係統首次實現跨地域協同運行。主屏中央跳出綠色標識:**分布式架構激活,三節點穩定在線**。

陳帆沒有放鬆。他打開曆史數據庫,選中2007年牛市頂峰階段的一段極端行情——那天下跌個股超千隻,盤口異動密集爆發,係統曾因響應延遲錯失三次緊急平倉機會。

“導入這段數據,做一次模擬回測。”他對李陽說,“看看現在的架構能不能扛住高壓。”

命令剛下,張遠忽然出聲:“等等。”

兩人看向他。

“我們在主節點做了太多判斷前置。”張遠指著架構圖,“如果未來接入更多外部服務器,主控台反而會成為瓶頸。不如讓每個鏡像節點具備獨立預警能力,隻把結果傳回來。”

“你是說,讓分身也能思考?”李陽反應過來。

“不是思考,是執行。”張遠糾正,“它們不需要改動模型,隻要按統一規則運行就行。就像……複製粘貼一份完整的判斷流程。”

陳帆沉默片刻,敲下幾行指令。他在係統配置中新增了一個開關:**允許遠程節點本地決策**。

設置完成後,他重新啟動測試。這一次,三地服務器不僅接收數據,還在各自端完成了盤口模式識彆,並將生成的預警信號回傳主節點。

主屏上,三條獨立的警報流幾乎同時彙入中央隊列,時間差不超過九十毫秒。

“響應速度沒下降。”李陽看著性能圖表,“而且主節點負載降低了41%。”

“這才是真正的分身。”陳帆緩緩說道。

他調出其中一個遠程節點的日誌文件,逐條核對預警依據。每一項觸發條件都與本地係統完全吻合,甚至連注釋格式都沒有差異。

“接下來要做的,是讓它更輕、更快。”李陽已經開始構思下一階段優化方案,“我打算把模型推理部分也拆出去,做成可插拔模塊。”

“還有權限隔離。”張遠補充,“不同節點應該有不同的數據視野,避免一處泄露影響全局。”

陳帆聽著兩人的討論,手指在鍵盤上輕輕敲擊。他打開了係統底層配置文件,找到那個標為“核心控製權”的參數項。

目前,所有重大決策仍由本地主機最終裁定。這是出於安全考慮,但也意味著真正的去中心化還未實現。

他沒有修改這個值,而是新建了一個測試賬戶,賦予其僅限遠程節點的操作權限。然後,他將一段簡化版的盤口掃描任務分配給該賬戶,觀察其能否在脫離主控的情況下獨立完成閉環。

屏幕左側,任務進度條開始推進。


最新小说: 天幕放映:在二戰前,放二戰曆史 盜筆:在張家打黑工的日子 綁定渣女係統後,前任大佬搶瘋了 大明悲歌 蹈海天妖傳 九獄崩滅 開局怒噴扶蘇,這個皇帝我來當! 劍嘯昆侖 白月光死而複生,瘋批帝爭著當狗 大金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