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司就是原先的白虎衛,這是一個直屬皇帝的執行機構,專門負責監察百官,可以決定對官員進行抓捕,如遇武力反抗可以先斬後奏!
在大夏的製度裡,在監察百官一事上就有禦史台、都察院以及監察司這三個機構,另外大理寺也有關係。在這幾個機構中,禦史台的隻能是針對大臣進行彈劾,都察院則是具體辦理對犯事官員的審理、然後交由大理寺審決。至於監察司,是負責偵辦,但沒有決斷權,偵辦之後要將所有線索檔案交給都察院去進行審理。
所以,監察司的所謂先斬後奏是有條件的,那就是遇到武力反抗,而不是可以隨意先斬後奏。
以馬遵一個中級的文官,如果監察司去辦他的案子是不可能會遇到無力反抗的,所以利用先斬後奏直接殺了他也不太可能,雖然同為帝黨,而且監察司並非不會捏造證據說犯官有無力反抗的情節,但卻也不會為了劉彥來這麼做。
畢竟先斬後奏是很犯忌諱的,而重光帝目前的權威也還沒有達到可以無視百官的程度。所以,先斬後奏還是要冒很大風險的。
但隻要隨便找個事先把馬遵抓起來,隨後劉彥就可以利用他不在位的機會通過商籍司去把青華樓給辦了,同樣可以起到威脅萬花商會的作用。
於是,當晚他就約了監察司的一個同鄉喝酒。
此人便是監察司第八堂的主事,名叫楊威。
以前的白虎衛下屬機構更加貼近軍隊,以監察司的名義重建之後就有了一些改變,下麵分設了若乾個堂來負責辦理各個方麵的案件,其中第八堂就是分管與戶部相關的案件的。
這種針對部門進行分工的方式,就有點像都察院的六科給事中的設立。
組建監察司的時候,因為重光帝本身沒有多少武道高手的心腹,因此各堂的負責人都改成了文職,雖然在其屬下另有武道高手,不過地位遠不及白虎衛時期。
所以,這個楊威其實是個文官,並非武道高手。
雖然是文官,但到底是辦了兩年案子了,所以楊威對於某些事情的門道兒還是很清楚的,一聽劉彥所說,立刻就知道這劉彥是打的什麼主意了。
“劉大人果然是不一般啊,萬花商會的主意也敢打。”他似笑非笑道。
“楊大人是什麼意思?”劉彥臉一沉問道。
“莫非劉大人不知道這萬花商會的背後是勇毅侯?”楊威反問道。
“這個當然知道!”劉彥冷笑一聲,道:“但我這是讓萬花商會主動交出青華樓的份子,就算是勇毅侯也不能拿我怎麼樣!本官終究也算是朝廷命官,他總不能沒有任何理由直接殺人吧?”
楊威笑了起來。
雖然他也是重光帝即位後才進京的,但因為工作關係對於之前的事情更加了解,而監察司留用了一批老人,從他們的口中聽到了當時的一些情況,加之對於不久前江昊覆滅神龍教和俠義盟的細節有所耳聞,自然曉得江昊的厲害。但是,畢竟是沒有親眼見到過,心裡還是覺得那些老人是被嚇破了膽,有些誇大。
但是,江昊的厲害是不容置疑的,就是他也不信江昊敢於無視朝廷和皇權為所欲為,因此劉彥所謀的這件事他也是認為並非不可行,隻是要講究方法。
“看來劉大人對勇毅侯還是了解不夠,”楊威道:“下官勸你一句,千萬不要訴諸武力,因為那是找死。”
劉彥道:“這個本官自然知道,所以隻是利用了朝廷的律令。至於這個馬遵,不是還要勞煩楊大人嗎?”
“區區一個馬遵算不了什麼,隨時可以捏死,但一來這件事不能跟青華樓的事情有所關聯,二來風險還是很大的,所以……”楊威目光閃爍地看向劉彥。
劉彥點頭道:“明白!這事成了,本官得的份子給楊大人三成。”
“哎呀,”楊威皺眉道:“下官這邊手下眾多,你看……?”
“四成!不能再多了!”劉彥道。
“行!”楊威笑道:“劉大人你就等好消息吧!”
這兩天馬遵得到了好幾個消息,都是他的幾個朋友悄悄地告訴他的,大體上就是有人在暗地裡調查他。
其中有涉及到四大錢莊的,也有涉及到大梁府負責管理房產的部門的。
至於是誰在調查他,那自然就是監察司的人了。
馬遵想了一下,就確定這件事必然與劉彥有關。
他知道劉彥有一個同鄉在監察司擔任第八堂的主事之職,想必是因為自己頂了劉彥想要吊銷青華樓商籍執照那件事,所以劉彥就找了那個同鄉來對付自己。
按照監察司的行事風格,肯定是先要找出自己的破綻,然後針對性地找人來首告,然後他們才好將自己抓捕起來。
但是,監察司的那些家夥卻不知道,馬遵這個人很特殊,雖然他身處戶部商籍司主事這個很有實權的位置之上,但卻是一直都潔身自好、身無餘財。
所以就算他們把能查到的地方都查遍,也彆想抓住他的一點把柄。
雖然現在的大夏官場早已是一灘爛泥,但總是還有少數人屬於與眾不同的另類。
知道了監察司在針對自己搞小動作,但馬遵卻是不怕,畢竟身正不怕影子斜,自己根本就沒有做過什麼壞事,又怎麼會怕被對方抓住把柄呢?
但他卻是低估了監察司那些家夥的做人底線!
在忙活了大概一個多月之後,始終找不到想象中馬遵的巨額財產,楊威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讓手下召來了一個名叫陳五郎的混混兒,這個陳五郎本是監察司一個乾員的線人,現在楊威就要讓他來出首狀告馬遵,說馬遵淩辱了他的老婆。
這一下,有了首告之人,監察司就可以行動了,直接把馬遵給抓進了詔獄之中。
監察司的詔獄是沒有道理可講的地方,屈打成招乃是慣例。
馬遵雖然不怕,但終究不知道對方憑什麼把自己抓了起來,所以心裡也是有些惶惶然。
但出乎預料之外,監察司並未審訊他、更沒有動刑,就是把他扔在詔獄裡不聞不問。
而他被抓的消息很快就被關學係這邊得知,於是立刻便有禦史台的言官開始上章彈劾監察司和楊威,並且都察院派人來到監察司要上調馬遵的案子。
此時的監察司尚未恢複到白虎衛時期的權勢,都察院對於監察司的牽製還是很厲害的,必要時可以上調案件、不讓監察司繼續辦案、而是有都察院自己來辦案。
一旦案子上調到了都察院,那麼楊威就插不上手了,所以他死活都不肯上交案件,找了各種理由來推脫。
其實,他隻是需要時間而已,到並非真的要把馬遵的這件案子徹底辦死。
他自己也知道,這案子根本辦不死,憑著一個混混兒的證詞,就算再找來幾個混混兒當證人,也無法確定馬遵真的做了那件事,屆時肯定通不過都察院的審查。
所以,楊威其實隻是要把馬遵羈留一段時間,給劉彥留下操作空間而已。
至於劉彥那邊,也確實是趁著馬遵空位的機會,通過商籍司的從事也即副司長向青華樓發出了調查令、將青華樓給暫時地關閉了起來。
之所以隻是發出調查令而非吊銷青華樓的商籍執照,是因為沒有主事的簽章就無法發布吊銷令,而雖然馬遵被抓緊了詔獄,但他的主事職位並未被免去,也不可能換上其他人來頂替他擔任商籍司主事,何況就算是要換人也得經過尚書大人的同意才行。
當然,對於劉彥來說,發出調查令已經足夠了,反正就是嚇唬一下萬花商會而已。
但他卻是不知道萬花商會與關學係的關係有多麼深,這件事立刻就被關學係的高層看得一清二楚,於是白守義被告知不要理會戶部的舉措,劉彥要調查就人就讓他調查,關學係這邊自會解決一切問題。
所以,當劉辭朗再次派人去找萬花商會交涉時,卻是碰了個不軟不硬的釘子,被告知萬花商會是守法經營的商戶,既然戶部要調查那便調查,絕不通過私下的渠道來解決此事。
這一下,劉彥抓瞎了。
他知道,羈押馬遵隻能是短時間的行為,早晚他會被放出來,屆時肯定會直接撤銷那個調查令的。
看來,自己還是小看了這萬花商會啊!
此時,禦史台的言官開始把矛頭指向了劉彥,揭發了楊威與劉彥勾結、無理由羈押馬遵就是為了打壓萬花商會、讓萬花商會把青華樓無償轉讓給劉彥的兒子劉辭朗。
禦史台的言官本就可以風聞奏事,何況這次還有了萬花商會方麵關於劉辭朗派人前來施壓的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