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都察院直接抓了劉辭朗,同時強製命令監察司限期上交馬遵的案子。
這件事被監察司的頭子總辦大人知道了,他把楊威叫去狠狠地罵了一頓。雖然監察司作為皇帝的心腹和直轄機構,肯定是站在帝黨一邊針對三大派係的,但楊威因為和劉彥為了謀取私利把監察司拖進與關學係的爭鬥之中卻是他不能容忍的,於是楊威被撤職,馬遵的案子也立刻上交到了都察院。
隨後案件大白於天下,馬遵被放了出來、官複原職,而那個混混兒陳五郎則是被交給了大梁府嚴懲,至於針對青華樓的調查令自然也被撤銷。
與此同時,言官們針對劉彥的彈劾奏章如雪片般飛來,讓帝黨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帝黨中的三皇子宋王一派。
劉彥做下了這種事,被關學係抓住了把柄,想要保住他是不可能了,但一旦劉彥被罷官,那麼戶部侍郎這個位子就要引發激烈的爭奪,屆時不但三大派係要爭,帝黨內部也要爭,宋王一派保住這個位子的可能就變得很小了。
帝黨現在已經占據了不少的實權位置,但宋王一派隻是帝黨的一支,它所占據的位置還是有限,戶部侍郎這個位子還是很重要的。
重光帝麵對言官們的彈劾風潮也是壓力山大,把宋王召進宮去狠狠地罵了一頓,然後下旨將他禁足半年、不許踏出宋王府一步。至於戶部侍郎一職,也不許他再插手了。
隨即,劉彥被褫奪了官職、降職去了文史館坐冷板凳,而他的兒子劉辭朗則是被都察院轉交大梁府判處為流放南疆。
一念之差,父子二人落了這樣的下場,也是想不到啊。
宋王遭受重創、憤無可泄,派人把監察司總辦戚本愚找去罵了一頓,告訴他我宋王殿下的麵子不能丟,你們監察司惹來這麼件禍事,就必須要想辦法給本王把麵子找回來!
戚本愚回到監察司衙門,召來幾個心腹,一番商議之下,決定要對關學係動手,畢竟現在隻有打壓一下關學係才能幫宋王殿下挽回麵子。
至於萬花商會乃是民間商業組織,監察司是無權動它的。
而在關學係裡,跟萬花商會關係最為密切就是剛剛調任雍州牧不久的謝瑜了,所以監察司就把目標定為了謝瑜。
謝瑜是在涼州牧的任上考績優等、因此轉任為了雍州牧的。
他是平定齊王之亂後就任涼州丞的,後來晉升為了涼州牧。在涼州的這幾年裡,他在涼州的政績非常亮眼,不但政通人和、經濟迅猛發展,而且還修煉了縱橫交錯的鐵道、將前線與後方徹底連接了起來,從而使得大夏邊軍的調動非常迅速,運往前線的糧秣物質的運輸成本也是大大降低,從而有力地支持了西北邊防。
同樣,蒼州的台鐵路建設也是有了很大的成就,不過其起始也有謝瑜的功勞。
現在謝瑜被調任為雍州牧,接受的任務之一就是要通過鐵路建設把延綏路前線與後方連接起來、
一旦有了鐵路,大夏邊軍的機動力就會大大提升,而且後勤運輸的成本也會大大降低,需要的民伕勞役也是減少了很多,等於大夏的邊防就達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
現在,不但西北這邊,朝廷在河北兩路那邊也在開始規劃要修建鐵路。
謝瑜和馬遵的情況不同,他是一直在地方任職,管的事情很多,所以他與萬花商會以及其他很多商會的關係十分密切,尤其是在萬花商會裡有份子,當然這份子不是他自己的名字,算是暗股,好在哪怕是監察司也不可能查到這些機密的信息。
但是,在監察司看來,謝瑜就不像馬遵那樣無懈可擊。事實上,任何一名在地方上主過政的官員都不可能是無懈可擊的。
加之這次有宋王的授意,又是總辦戚本愚親自督辦,所以相關的乾員十分積極,迅速從多方麵展開了對謝瑜的調查。
上次楊威錯就錯在了沒有抓到馬遵的把柄、最後采取了捏造事實的手段,結果被關學係抓住破綻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這次戚本愚汲取了上次的教訓,要求一定要查細查實。
擱在當年白虎衛時期,尤其是閻氏掌權的那三年裡,如馬遵這樣不過是五品的一個官員,白虎衛說要弄你就一定可以弄你,禦史台、都察院都插不上手。但現在不同了,畢竟重光帝是三大派係扶起來的,不得不對監察司嚴加管束、免得惹來三大派係的聯手反擊。
隨著帝黨崛起之勢逐漸顯現,三大派係相互之間的鬥爭已經大大緩解,大家都開始盯住了皇帝和帝黨,一旦發現皇帝和帝黨有走向專斷的趨勢,那麼三大派係必然要聯起手來進行抵製,這就對監察司變得非常不利,一步走錯就免不了引來三大派係的聯合打壓,屆時就算是重光帝也保不了他們。
像謝瑜這樣的封疆大吏,又是關學係的核心人員,他的老爹現在也是禦史台的禦使左丞,算是二品的高官,加之禦史台正好可以製約監察司,所以一切都得小心從事。
說起來對謝瑜的調查要比對馬遵的容易了很多,因為謝瑜不像馬遵那樣真正的兩袖清風,當然不是說謝瑜就是一個貪官,而是因為他本身就是出身於官宦世家,加之他的而妻子又是白雲城葉氏的嫡女,而白雲城葉氏不但是大夏武林的翹楚,也是一個豪富的巨族,謝瑜的妻子本身又善於經營,所以謝瑜的家產可以說還是很豪富的。
所以,至少在戚本愚看來,謝瑜肯定是有說不清來源的巨額財產,給他安上一個罪名應該是很容易的。
謝瑜是真的沒有想到監察司在馬遵那裡铩羽而歸之後,竟然想要從自己這裡找到報複關學係的機會。
雖然前期調查是秘密進行的,但還是不可避免地被謝瑜知道了。
監察司總是想要偷偷摸摸地先搞到目標的證據、然後一擊將之打倒,但其實這很難,想要調查人家又不想讓人家知道不太可能。
謝瑜不同於馬遵,馬遵是本身沒事、你要查就儘管查,當然麵對監察司他個人也確實沒有辦法。其實,要不是關學係保他,就算他潔身自好、監察司也能栽贓給他。
但謝瑜不同,一旦知道了監察司在偷偷地調查自己,謝瑜是絕對不能忍的。這是因為,調查謝瑜不是謝瑜自己的問題,而是關學係與帝黨之間的政治鬥爭。
而謝瑜能夠動用的力量和資源遠非馬遵可比,他是有足夠的手段來展開反擊的。
當然他不會親自出手,也不會直接用他手下的官方力量來出手,而是把這件事交給了萬花商會。
對於帝黨來說,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當然也掌控了不少的資源,但帝黨內部也是存在競爭甚至鬥爭的關係的,主要是各位皇子之間為了爭奪儲君之位的爭鬥十分激烈,所以資源並不能統合起來,就宋王自己麾下的資源遠遠不能與商業巨頭之一的萬花商會相比。
當萬花商會展開反擊之後,監察司參與調查謝瑜的人員就紛紛出事了。
萬花商會的反擊可不是單純的政治上的較量,而是直接對相關人員來下手。
當然也不全是暗殺,也有找到相關人員自己的罪行或者乾脆對之栽贓,不過也有直接采用暗殺手段的,至於執行暗殺的都是夜影堂的殺手。
夜影堂被江昊交給了以前的玄武衛、現在的巡檢總堂之後,江昊這邊的勢力也擁有了向夜影堂下單的資格、甚至擁有了一定的特權,主要是這邊的一些關鍵人物都被列入了夜影堂的嚴禁刺殺的名單。
夜影堂的流程是無法改變的,所有殺手都必須有報酬才會出手,就算是巡檢堂要用夜影堂的殺手也是一樣的,但作為掌控著還是有一些特權的。
事實上,現在巡檢堂跟江昊這邊是暗地裡的盟友關係,雖然巡檢堂不會明麵上為江昊的勢力來出手,但私底下互相幫忙卻是經常的事情。
而這一點其他派係都不是很清楚。
此外,禁止被刺殺也僅僅隻是夜影堂,至於其他三家殺手組織就不會了,所以有人要想雇傭這種高檔殺手組織來針對江昊這邊的人,就不能用夜影堂,而隻能用禦龍軒、天機閣和煙雨樓了。
不過雇傭這種殺手組織的代價是很大的,就算是那些皇親權貴、門閥世族也不可能經常使用這種手段。
所以,萬花商會動用夜影堂的殺手也隻有兩次,針對的是監察司的核心人物。
很快負責調查謝瑜的監察司隊伍就垮了,因為其中的重要人物不是自己被抓緊了監獄就是死於非命。
監察司死人也是常有的事情,畢竟他們針對的都不是尋常的勢力和人,隻要死的不是太過高層的人物,就算是重光帝也沒有辦法。
現在的監察司雖然也有武道高手,但卻是沒有了陸地神仙,它背後所依靠的陸地神仙乃是大夏皇室和內衛府所豢養的,當然不到萬不得已也是請不動的。
所謂的萬不得已,通常就是指對方出動了陸地神仙,而在一般情況下,各方都不會輕易出動陸地神仙這個諷刺的超級強者。
雖然萬花商會沒有陸地神仙,但卻有煉氣士中的散修,其中也有足以匹敵陸地神仙的存在。隻是在高端力量上,大家都是引而不發、保持一個戰略威懾而已,就好像藍星上各個大國之間的核武器一樣。
對監察司來說,敗到如此程度還是很少有的情況,這也徹底激怒了它的高層、同時也激怒了它背後的重光帝。
在宋王和戚本愚向重光帝密奏之後,重光帝立刻下旨、要罷免謝瑜的雍州牧職位、調他到禦史台任職。
但是,這道旨意在中樞廷議中被大臣們毫不留情地駁回了。
按照大夏太祖當初製定的製度,皇帝的旨意是必須由省院台閣的首腦和高層們組成的中樞群體來進行評議,謂之廷議製度,聖旨也得通過中樞廷議之後才能頒布並且生效。
當然,中樞廷議要駁回皇帝的旨意也得有正當的理由。而且,中樞廷議也不能繞過皇帝做出重大的決定。這是讓皇帝和中樞之間互相牽製,既免去後世有昏庸無能的皇帝獨斷造成嚴重的後果,也免去皇帝被中樞架空的局麵。
而中樞廷議駁回這道旨意的理由很充分,畢竟謝瑜年紀輕輕便已經表現出來了卓越的政治才能,此時正需要放在地方上鍛煉、為以後進入中樞奠定基礎,讓他現在就去禦史台坐冷板凳沒有這個道理。
加之要是沒有了他,從雍州到延綏路的鐵路建設必然不會那麼順暢,這可是關乎到大夏的國防建設的大事。
麵對中樞,重光帝也是沒有脾氣,他隻好嚴令監察司強化對謝瑜的調查,並且命令大內的高手進行配合,一定要找出謝瑜的罪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