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也是這樣期待著,太學不是所有人都能進的,可若是每個地方都能辦上一兩所學校,普通人還是有機會的。
【那個時候也經曆了很多專門的,偏實用性的學校,也是現在很多大學的前身。】
【除了官學之外,還有私學,昭景大帝也是很支持的,但是這些私學也是要接受官方管理的,也就是後來的教育部。】
【在昭景前期是保留了舉薦這一方式的,那個時候優秀的學生畢業之後還是可以靠官員推舉進入官場。】
【昭景十五年,舉薦在普通考試之中徹底被廢除,一些非特殊崗位,就隻能考進去了。】
【一般的考試都是分為理論和實操兩部分。】
【那個時候,技術官僚成為主流。】
【昭景大帝也提倡,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你得有專業背景,專業技術得過硬,隻會寫文章可不行。】
“這個意思是我們以後也能做官嗎?”一名工匠忍不住問了出來。
大夏的工匠地位低,一般都是一些苦命人,做上十年學徒,才能掌握一項技術,比普通人好過一些,卻也沒什麼地位。
真正成為官員更是想都彆想,領導他們的上官大多都是隻會紙上談兵,隻要結果,不管過程。
“應該是吧。”另一名工匠遲疑道,“技術官僚,我們應該有這個機會。”
“你識字嗎?”
“……不認識。”
“那哪裡來的機會?”
“學嘛,我看天幕上的字也不難,比那些大人們平常寫的簡單多了。”
若是放在以前,他們不會有這個想法,哪怕他們認識再多字,也隻是刻木頭的命。
但現在不一樣了,哪怕他們沒有這個機會,他們的子嗣也會有更多的選擇。
德陽殿的大臣們左右互相看看,能走到這裡的,年紀都已經不小了,不會還要去學怎麼打鐵吧?
這麼想著,看向上首的眼神都顯得有些可憐巴巴。
安儘:……
如果這是一群青春美少年,她可能還會愉悅一點,但是一群哪個拉出來都能稱一句長輩的老頭子,她連安慰的想法都沒有,告訴他們想多了。
現在,安儘隻覺得無語,甚至想翻個白眼。
【這些大學後來還推出了社會實踐,還要算學分。】
【啊,所以我們現在的社會實踐學分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現在大學裡的很多製度其實都可以推到昭景大帝時期,比如,學分製度和社會實踐。】
【我懂了,昭景大帝!】
安儘摸了摸鼻子,她現在還沒有想過這個事情,至於後來,她怎麼知道?
【昭景大帝的主意,陸敏負責推行。】
【張歲雖然很不適合當老師,但陸敏還是很不錯的,學生們都挺喜歡她的,教出來的學生的成績也很好,真正的桃李滿天下。】
【那自家結苦瓜了嗎?】
【……好問題,結了。】
陸敏:???
她看向二駙馬,覺得大概是自己讀的書還不夠,“這是什麼意思?”
二駙馬也沒有聽說過這種說法,但聯係那句“桃李滿天下”,大致也能明白“自家結苦瓜”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