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頭眼皮都沒抬一下。
“有事說事。”
“劉叔,是這樣。”陳銘完全不在意他的冷淡,語氣愈發恭敬,“我這裡有一份關於這次冰雹災害的工作紀實報告,您看,是不是能按照咱們鎮裡‘重大災情應對典型案例’的流程,幫忙存檔,並呈報給周書記批閱?”
陳銘特意咬重了“流程”和“存檔呈報”這幾個字。
這就是體製內的學問。
直接找周正雄,是告狀,是越級。
通過老劉頭走“流程”,那就是正常的工作彙報。他作為當事人,記錄和彙報自己的工作過程,合情合理,誰也挑不出毛病。
老劉頭終於抬起了頭,渾濁的眼睛看了陳銘一眼,又掃了一眼那份報告的封麵。
他的目光在“紀實報告”和那幾個鮮紅的手印上停頓了片刻。
作為鎮政府信息流轉的中樞,他早已聽到風聲,知道王海濤搶了功。
他慢悠悠的拿起那份報告,又慢悠悠的將那包煙推了回去。
“公事公辦,不搞特殊。”
他嘴上這麼說,手上卻已經拿起了“文件傳閱”的登記本。
“放這兒吧,下午我整理好了就送過去。”
陳銘心中一鬆,知道這事成了。
“謝謝劉叔。”他深深的鞠了一躬,轉身離開。
下午三點,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周正雄的辦公桌上。
他正對著王海濤那份報告,籌劃著該如何向縣裡彙報,好把損失降到最低,把功勞提到最高。
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老劉頭抱著一摞文件走了進來。
“書記,這是今天需要您批閱的文件。”
周正雄點了點頭,隨手接了過來,放在一邊。
然而,當他無意中瞥見最上麵那份文件的標題時,他的動作猛然一頓。
《清溪鎮紅星村“7·15”冰雹災害精準預警工作紀實報告》。
他的眉頭瞬間擰成了一個疙瘩。
他打開了這份報告。
當他看到裡麵詳細的經過描述,看到李大山和村民們的紅手印,特彆是看到那幾張提前防護的照片時,他的手開始微微發抖。
他再回過頭,拿起王海濤那份報告,對比了一下兩份報告裡的內容和邏輯。
一個念頭,如同驚雷般在他腦中炸響。
周正雄的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疑惑,到震驚,再到鐵青。
他明白了。
他什麼都明白了!
好啊!好你個王海濤!都這種時候了,還在我眼皮子底下玩這種偷梁換柱、欺上瞞下的把戲!
他猛地一拍桌子,胸口劇烈的起伏著。
與此同時,一輛印著“平江縣電視台”字樣的采訪車,悄無聲息的繞過了鎮政府大門,直接開進了滿地狼藉的紅星村。
車門打開,一個穿著乾練西裝套裙,扛著攝像機的年輕女記者跳了下來。
她叫宋佳,縣電視台的王牌記者,以新聞嗅覺敏銳、采訪風格犀利而聞名。
這次的冰雹天災,所有媒體都盯著“損失”和“救援”。
唯獨她,從一個在鎮醫院工作的朋友那裡,聽到了一個讓她震驚的傳聞——清溪鎮有個“能人”,提前三天就預測到了冰雹,還保住了一個村的收成!
這才是真正的大新聞!
她沒有通過鎮政府的官方渠道,她知道那樣隻會被人領著看他們想讓她看的東西。
她直接找到了故事的源頭——紅星村村支書,李大山。
“李書記,您好,我是縣電視台的記者宋佳。”宋佳找到了正在果園裡指揮村民清理斷枝的李大山,開門見山,“我想向您了解一下,關於咱們村這次能躲過天災的詳細情況。”
李大山一聽是縣電視台的,又聽她問起這事,頓時來了精神,拉著宋佳的手,激動的老臉通紅。
“記者同誌!你可算來了!你不是要問我,你是要問我們的救命恩人!我們的大功臣!”
李大山指著鎮政府的方向,聲音洪亮。
“我們能保住果園,全靠鎮裡綜合辦一個叫陳銘的年輕人!那孩子,是活神仙啊!”
宋佳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當晚,夜幕降臨。
鎮政府大樓裡燈火通明,所有人都還在加班。
周正雄辦公室的門,被他親自打開。
“王海濤,陳銘,你們兩個,都到我辦公室來一下。”
他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辦公樓裡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扇門上。
他們知道,一場決定很多人命運的風暴,就要在這間小小的辦公室裡,徹底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