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仰望天幕,眸光銳利如刀;
明太祖朱元璋眉頭緊鎖,渾身上下泛著滲人的低氣壓。
“千古第一帝”
這五個字的份量太重了,重得讓曆代帝王皆無法等閒視之。
“荒謬!嬴政焚書坑儒、濫用民力,是千古聞名的暴君,怎配千古一帝之名?遑論千古第一?此等言論,簡直是對聖賢之道的褻瀆!”
北宋某個時空,一名身著儒衫的老儒拍案而起,花白的胡須因憤怒而顫抖。
“始皇統治嚴苛,刑罰殘酷,百姓苦不堪言,最終秦二世而亡,這便是暴政的明證!天幕此舉,怕是要混淆是非,誤導世人!”
明朝某個時空,幾位學子湊在一起,滿臉憤慨地議論。
清朝紫禁城的乾清宮中,康熙皇帝雖未言語,眉頭卻微微蹙起,他身旁的太傅低聲進言:“陛下,曆來史書皆貶始皇,天幕今日卻將其捧為千古第一帝,恐有不妥。若百姓信了這番言論,怕是會對我朝律法心生質疑啊。”
康熙輕輕搖頭,目光依舊緊盯著天幕:“且看下去,天幕既敢如此說,必有其緣由。”
“世人皆罵始皇殘暴,卻不知他的一生,從落地起便浸滿苦楚。”
秦鳶並沒有理會他們,天幕瞬間切換畫麵:“嬴政出生於趙國邯鄲,其父異人(後改名子楚)是秦國在趙國的質子,在他三歲時,秦異人將他和母親趙姬丟在趙國,獨自逃回秦國。”
“彼時,長平之戰剛過,趙軍四十萬降卒被秦軍坑殺,趙人對秦人恨之入骨,父親逃走後,母親帶著他在邯鄲顛沛流離,曾多次因秦趙交惡被追殺,為了活命,他們躲進邯鄲最肮臟的貧民窟,一躲就是六年。”
“直到公元前250年,嬴政九歲,母子倆才被接回秦國,此時,他的父親異人已改名子楚,成了太子,身邊不僅有了新的姬妾,還有可愛的小兒子。”
“或許是有人不希望他回去,也或許是出於某些政治因素,不久之後,宮中流言四起,說他的母親趙姬曾是呂不韋的小妾,他根本不是嬴氏血脈,而是呂不韋的兒子,這讓他無比的難堪,母親趙姬也因此頻頻垂淚。
“好在嬴子楚並不糊塗,並未輕信,久而久之,那些謠言也不攻自破。”
“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嬴異人(嬴子楚)駕崩,十三歲的嬴政即位,在鹹陽宮接受百官朝拜,隻是彼時他尚未加冠,按秦製,朝政由丞相呂不韋與太後趙姬共同把控。”
“呂不韋自恃擁立之功,權傾朝野,凡事不與嬴政商議便擅自決斷,趙姬則沉溺享樂,對朝政不聞不問,嬴政雖心中不滿,卻知羽翼未豐,隻能默默忍耐,暗中積蓄力量。”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年幼時與他相依為命,百般護著他的母親趙姬竟也會背叛他,不但寵信奸夫嫪毐,穢亂宮廷,還悄悄給生了兩個私生子,甚至與嫪毐密謀要殺了他,扶持他們的私生子成為秦王。”
“公元前238年,嬴政前往雍城舉行加冠大典,準備親政,嫪毐認為時機已到,手持太後璽和秦王璽發起叛亂,好在嬴政早有準備,趁機將他一網打儘。”
天幕畫麵一轉,回到鹹陽,嬴政徑自前往趙姬所在的宮殿,可他看到的卻是趙姬正抱著兩個孩子安撫,嬴政雙眼赤紅,第一次失控的衝她怒吼:“母親!你怎能如此糊塗?嫪毐乃是市井無賴,你與他私通,還生下私生子,甚至密謀叛亂,將兒子置於何地?將大秦基業置於何地?你對得起我大秦曆代先君,對得起父王嗎?”
趙姬卻像是沒聽到他的質問一般,緊緊抱著孩子,哭著求情道:“政兒,求你放過嫪毐,放過這兩個孩子吧!他們是你親弟弟!”
“親弟弟?”
看著母親執迷不悟的樣子,嬴政心中的失望與憤怒達到了頂點,一把奪過兩個孩子,在趙姬的哭喊聲中,親手將他們摔死。
“將太後送去雍城的萯陽宮!”
嬴政的聲音沒有一絲波瀾,卻帶著徹骨的寒冷:“從今往後,你我母子情斷,你···好自為之。”
語畢,嬴政大步離開,玄色龍袍在風中飄動,背影孤絕得讓人心疼,這一刻,他失去了母親,從此以後,他真的就是孤家寡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