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房間裡,路生上了樓坐在書桌前拿起上麵夾著書簽的書翻看,這本書他進入房間的第一時間就查看過,是一本被寫了注釋的雜談。
當時他未曾注意這本書,以至於現在再看才發現,這裡麵寫的東西似乎有些意思。
書的名字叫做《夢臨山雜談》,講述的是一個人每天晚上做夢都會去往一座山林裡,並在那裡遇見了各種奇人異士的故事。
有趣的是書裡的第二章便是主角在山林中遊蕩遇上了大雨,慌忙找地方避雨時進入了一處破敗的寺廟,因為他將廟內佛像掉落的肢體複原,廟裡的廟祝便獎勵了主角發家致富的法子。
書上寫著,
[夜半三更時向一條源頭也是儘頭的河流投入魚會獲得珍珠,每天最多僅可投入五次,如果超過時間,數量,或不慎扔了其他物品進去,立刻在岸邊點燃鬆針,三日內不可再來。]
這上麵寫的和現在的情形有部分符合不是嗎?
路生倚靠在椅子上雙腿交疊,他單手拿書,另一隻手在桌子上輕敲,白色長發披散在肩頭,隨著麵前半開的窗戶吹來的風微微飄動。
雖然才剛第一天,但待追查的線索已然拿到了不少。上訴無門的“妞妞家屬”,不知道基於什麼原因而提出複仇邀請的“寫信人”,“喜喪”的王奶奶還有無差彆散布怨氣避免被第一個找上門的“心虛者”。
這本該是沒有聯係的兩個事件,因為都在路家找到了線索,所以路生認為兩個事件之間有沒有聯係還有待懷疑。
“廟祝,鬆香,河流,珍珠。”
“王家有鬆香路引,路危冥也給了線索指向廟祝,兩者都已經出現,那就隻剩河流和珍珠了。”
路生知道白幡鎮有河,他去找學堂時看到的那條就是白幡鎮裡唯一的河,是不是“源頭儘頭同在一處”的就不一定了。
不過這也好驗證,拿地圖搜索一下就好。
搜完後結果倒是毫不意外,白幡鎮裡的這條河確實是首尾相連的。
路生查看地圖時間,當前時間為晚上九點剛好是二更天,再有兩個小時便可以去河邊投喂魚換珍珠。
想到這個副本裡有鬼,晚上則是鬼出沒的高峰期,路生就有些看不進去書。
他將書收進背包裡換將那機關匕首拿了出來,烏青色的匕首在夜色燭火下的影子被照射出悠悠的綠光。
這柄匕首是見過血,殺過人的,相信這件事情路危冥也看了出來。
他不清楚路危冥在這些事情中是什麼樣的定位,但他是放縱的,沒有阻止他查下去,不然不告訴他廟祝的事情或者不給匕首就好了。
雖然對他來說那樣也不過是麻煩了一點而已,沒什麼大影響。
路危冥的態度確實像是一個哥哥對於弟弟該有的樣子,在弟弟被陷害時告訴他追查的線索,讓弟弟自己去處理。
路生懷疑如果最後出了什麼自己處理不了的意外,路危冥有一定可能出手幫他處理。
前提是他沒有暴露的話。
路生將匕首放在燭火下,手指點在匕首的影子上並發動了白日影的技能,影子活化。
一個三角頭,輪廓不分明的小人影子從地麵爬了起來,兩個隨手塗鴉般的綠色眼睛散發著熒光。它在原地站的筆直,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路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