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在於那男人也和家裡的老爹一樣不善言辭,看到李牧承朝著他的方向走過去,支支吾吾半天才磕磕絆絆地問了一句。
“小……小孩兒,要坐牛車嗎?”
李牧承輕輕點頭,掏出兩個銅板放在了他無措的掌心裡。見對方激動的手腳不知道往哪裡擺的樣子,李牧承也不指望他能幫自己一把,低頭自己找了幾塊石頭,摞起來踩上去爬到了牛車上。
鬼知道這人的牛車乾啥加那麼高一層圍欄,換成個子稍矮些的成年人上牛車怕是也要費勁了。
直到李牧承看到車廂裡殘留了不知道多久,早已風乾固化的雞屎和幾根雞毛之後,李牧承悟了。
感情這牛車根本就不是載人的啊!
可惜了,附近就這麼一輛牛車,但凡多一個選擇,李牧承都不會考慮他。
湊合湊合坐吧,總不能邁著小腿小腳的去私塾吧?還有挺長一段距離呢。
路上李牧承也沒閒著,突然想到家裡連一隻雞都沒有了。
奶奶每三個月用糧食或粗布換村裡養雞人家的雞蛋。一部分鎖在櫃子裡,另一部分看大伯什麼時候回村什麼時候一塊兒帶回到鎮上。
二房一家根本就不知道雞蛋是什麼味兒,就連娘生下姐姐和自己坐月子的時候,也隻是喝魚頭燉的湯,半個雞蛋都瞧不見。
這人家裡的雞蛋一定很多,等抓到機會和無良爺奶分家以後,肯定要多買些雞蛋補補。
若是這家裡還賣小雞就更好了,買一些回來養一養,就有源源不斷的雞蛋吃了。
自己腦子裡可裝著不少現代知識呢,說不定還能靠著養雞賺更多的錢呢。
於是,李牧承和車夫聊的更歡了。等到李牧承終於到了私塾附近的時候,車夫還拍了拍胸脯留了一句話:
“你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我家就住在王家村,要是需要買雞蛋雞苗就去王家村隨便找個人打聽一下就行。隻需要問村裡養雞大戶家怎麼走就可以了!”
李牧承再次道謝,還揮揮手附贈了一句“注意安全,小心慢行。”
時間剛剛好,私塾附近的人家煙囪裡冒著炊煙,不遠處的胡同口,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或提著書籃或抱著布袋子,三三兩兩地朝著同一個方向走去。
那些人狀態各有不同,有的還在邊走邊聊算學題目,有人單獨背書,背錯了或忘記了還要看一眼手裡的書,然後再猛拍一下腦門兒從頭重背。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愛學習。也有那麼一小夥兒小孩打打鬨鬨的往前衝,銀鈴般的笑聲回蕩在巷子裡,沒有施暴者和被施暴者。
這才是小孩子該上的私塾嘛。
李牧承覺得心裡舒坦極了,完全忘記了如今的他也是個小孩兒,露出一臉和藹可親的“姨夫笑”是真的很詭異這個事實。
李牧承慢慢往前走,與前麵那些小孩兒保持一段距離。
等到快要到私塾門口的時候才停住腳,聽見裡麵傳出朗朗讀書聲,也跟著在外麵搖頭晃腦起來。
“胭脂頭油撥浪鼓!針頭線腦桃木梳!”
李牧承的注意力瞬間被吸引走,轉頭就看到不遠處肩挑扁擔背著褡褳,手握搖鼓朝著這邊走來的身影。
賣貨郎!是走街竄巷的賣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