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有錢人家的孩子,還是個外地來的。
畢竟本地有錢的孩子送到這裡讀書的,不管住的多遠,家裡都是有牛車的,有些人家甚至是趕馬車的。
人家有走讀的能力,乾啥還和一群人擠在同一個宿舍裡住?
再一看小胖子那殷勤的樣子,嘴裡還在念叨著:
“喜歡的話就多吃點兒,我上次回家我娘給我帶不少的。等過段時間休沐時間長一些了,我再回家去拿。”
同窗們也都嘻嘻哈哈的,每人夾了一筷子意思意思。
這年頭兒誰家都不容易,彆人的東西被他們多吃一口,人家就少吃一口。
一次兩次的還行,時間久了被占便宜的人肯定也不樂意不是?
小胖子生怕李牧承剛來不好意思伸筷子,主動給李牧承夾了三塊小黃瓜。
李牧承平日裡口輕,這三塊夠他吃那一個饅頭了。
“不用了不用了,夠吃了夠吃了!”
小胖子笑彎了眼,可開心了。
剛開始來這裡的時候人生地不熟的怕挨欺負,也怕這裡的同窗和老家那邊的同窗一樣背地裡給他起外號。
好在這裡的同窗人都很好,從來沒嫌棄過他。
今天李牧承第一次來,他還有些忐忑。
又見到李牧承這麼大方,竟是主動給所有人分蛋花。
激動的小胖子整個人都亢奮了,想也不想就把珍藏的小黃瓜拿出來分給同窗們吃,尤其是李牧承。
小小少年的友情來得就是這麼莫名其妙,一頓飯的功夫全都成了好兄弟了。
吃飽喝足,排好隊將空蕩蕩的托盤送到固定的位置放好。
至於為啥沒讓同窗們自己伸手把碗盤都洗乾淨,李牧承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能入私塾學習的人家也不都是家有資財的,還有些天賦比較好但家庭條件差一些的。這樣的貧困人家可以申請去洗碗掃地擦桌子,每年可以少交一半的束脩。”
李牧承心下了然,可還是有一個疑惑。
學生的束脩並不高,吃的東西還都很好,私塾的先生也是要發工錢的,這私塾是怎麼開到現在的?
李牧承這麼想著也就這麼問了,實在是太好奇了。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每年十月中旬,各私塾要給府城提交一份名單,十一月底由各私塾的先生帶著名單裡的學子去府城參加比試。隻要拿到前三名,獎勵可是很豐厚的。”
“咱們私塾已經連著拿了二十一年的第二名了,得到的獎勵也是很多的。光是錢財就比所有學子一年的束脩費要高。”
李牧承挑眉,這麼穩定的萬年老二,要是裡麵沒個貓膩,他都不信!
“我悄悄告訴你啊,這第一每年都是府城那邊的私塾拿的。據說府城不少公子哥兒都在那家私塾裡麵讀書,先生也都是請得最好的。”
“聽說咱們鎮上那家給縣令公子專門開的那間私塾也要報名今年的比試了,人家上頭也有關係的,說不準今年咱們南城私塾就要掉到第三名了。”
李牧承心下了然。
這麼說來,若是對方仗著家世背景,那麼南城私塾就是實打實的靠硬實力了。
不管怎麼排,隻要南城私塾不拉胯,前三之中必占一席之地,否則難以服眾。
也難怪私塾夥食不錯呢,有底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