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那邊的小插曲暫時也沒有什麼頭緒。
寧婕這邊的主要精力不得不放回到和皇帝那令人頭疼的合作上。
君澤似乎對寧婕這種“特殊感應”上了癮,開始時不時地召見她,問詢的內容也逐漸從無關痛癢的請安折子,轉向了一些更為具體的政務。
比如,某地官員提出的治水方案是否可行?對北方遊牧部落的安撫策略該如何權衡?
那可要了寧婕的老命了!
她一個現代社畜,玩個宮鬥遊戲還行,哪懂什麼具體的古代政務啊!
遊戲攻略裡隻會寫提高農業數值可以增加稅收,提升軍事數值可以打贏戰爭,可不會詳細到具體某個知府的水利工程預算是否合理!
於是,偏殿裡常常出現以下場景。
君澤將一份奏折推到寧婕麵前,目光帶著審視:“看看這個,你覺得如何?”
寧婕頭皮發麻,兩眼一黑,趕緊先存檔!
眼看著積分10,10,10……心在滴血,但保命要緊!
【存檔成功!】
然後她硬著頭皮,開始憑感覺瞎蒙:“呃……臣妾覺得,這個知府可能……有點好大喜功?預算要得是不是太多了點?”
其實她根本看不懂那些古代計量單位和預算項目。
君澤麵無表情:“預算已由戶部核減過三次,所列項目皆為必需,此知府以清廉著稱。”
寧婕隻能默默在心裡無語,都核對三遍了,你還問我做個屁!
讀檔!
第二次,她換了個方向:“那……或許此人是真心為民?就是……能力可能有限?”
(完全瞎猜。)
君澤挑眉,臉上不悅道:“此人是朕登基後一手提拔的乾吏,此前政績斐然。”
寧婕翻白眼,再讀檔!
第三次,她搜腸刮肚,記起以前好像看過一個類似案例,便照貓畫虎。
謹慎回答:“陛下,治水如治病,需對症下藥,可先派精通水利之人實地勘察,再定方案不遲?以免勞民傷財。”
君澤這次沒有立刻反駁,沉吟片刻,反而點了點頭:“此言倒有幾分道理。朕已派欽差前往。”
寧婕心中狂喜:終於蒙對了?!!【皇帝對您的好感度+2,當前好感度:11。獲取積分5點。】
接下像這種“蒙對”的時刻少之又少。
大多數時候,寧婕的回答都是驢唇不對馬嘴,過於空泛,讓君澤眉頭緊鎖。
幾次三番下來,君澤也漸漸摸出些規律,寧婕的這種“感應”似乎極不穩定,時靈時不靈,且在某些她完全陌生的領域,如具體工程,複雜外交根本無效。
但在判斷人心趨向,事情利弊等大方向上,偶爾卻能給出一些一針見血,角度清奇的見解。
這讓他更加困惑,卻也覺得她並非全無價值——至少,可以作為一個特殊的,提供另類視角的“參謀”,尤其是在他猶豫不決時,聽聽她那不著調卻又偶爾能啟發思路的“胡言亂語”。
兩人的互動也因此變得頻繁而……詭異。
時常是皇帝板著臉問政,寧婕絞儘腦汁並瘋狂讀檔回答。
答錯了被皇帝冷嘲熱諷“看來愛妃今日感應不佳”。
答對了皇帝也不會誇獎,頂多就是眼神稍微緩和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