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吉海,今年四十五歲左右,一身中山裝,看上去非常利索,目前在沈城車輛廠設備製造處,擔任處長一職。
對於“陸城”的大名,潘吉海早有耳聞,明明隻是一個小乘警,卻被臨時調到研究所擔任研發工作,還是副總指揮。
在沒見陸城之前,潘吉海以為是個中年人,因為各項能力突出,才被調到研究所。
而看著麵前的陸城,潘吉海沒想到會是個年輕小同誌。
“你好啊陸組長,今年才二十出頭吧,果然英雄出少年,你的大名在我們沈城車輛廠都傳遍了。”
陸城握上手:“您客氣了潘處長,隻是做了點力所能及的事,不足以掛齒。”
潘吉海看著吳啟明笑了,小小年紀很會說話嘛,不卑不亢。
“我可不是客氣,除雪機項目在之前一度停滯,是你主動把這項項目重新提出來,這並不是關鍵的。
而陸組長能協調那麼多力量,幫助研發除雪機,突破了多項難題,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如果除雪機能如期研發出來,你可是替我們做了件大好事。”
潘吉海說話很客氣,按理說,不管是年齡,還是職位,都沒必要對陸城這麼客氣的。
這恰恰證明了他會來事的一麵,哪怕陸城年齡小,他也不敢怠慢。
要知道這可是京城,臥虎藏龍之地。
他身為處長,在廠子裡算是個中層乾部,但拿到京城,就不夠看了。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在京城一板磚拍下去,能砸倒一片處長,甚至其中還有一個是廳級乾部。
他必須得保持低調一點。
而陸城一個電話,就能讓軍工廠提供給他們抗低溫的液壓油,他更不敢小覷了這個年輕人。
寒暄了幾句,吳啟明又向著潘吉海帶來的幾人,向陸城介紹起來,都是其他科的科長。
陸城一一握手,待雙方坐下後,因為不了解現場的情況,並沒有先開口。
吳啟明倒是把情況,向陸城簡單講了一下。
“陸組長,潘處長這次進京,是來采購廠裡所需的一些物資,同時針對葉輪鑄造的設施建造問題,進行一次碰麵交流。”
陸城向吳啟明點點頭,轉而看向潘吉海。
“潘處長,我過來也是正好想問問配套設施的建造,進度到哪一步了?能不能在入秋前完成?”
經過這段時間多方力量的工作配合,已經突破了多項難題。
一些能在其他廠找到替代品的配件,就從其他廠拿貨。
比如抗低溫的液壓油,軸承等,在不需要規模性生產時,沒必要為了一個小配件,去專門建立一套設備生產線。
而像這樣找能生產配件的廠子,常常要全國各地跑,目的也是為了找到質量好,且合適的配件。
但像除雪機上的大型葉輪裝置,是很重要的配件,彆的廠子也沒有生產的,就需要自己建立配套設施去生產了。
這是個技術活,絕不是這邊建造好,那邊就能生產了,從開始建造配套設施,一直到成品出來,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出現問題。
而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最後成品無法生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