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誌,你的豆腐魚湯來了!”
江棠雪端著奶白色的濃鬱魚湯,走到最後一個桌子跟前,把湯放在了桌上。
今天的菜單上可沒有這道菜。
一時間,所有人都看著,等著食客品嘗後的反饋。
隻見男人用湯勺盛了小半碗,喝了一小口。
隨後在湯裡攪拌了一圈,皺著眉頭問道:“服務員,這湯不對吧,沒看見魚肉啊,彆是糊弄我。”
江棠溪解釋道:“同誌,我們店裡的魚是本地魚,魚刺比較多,為了大家的享用體驗,我們店今天主推魚肉丸,是我們人工剔除魚刺後打的魚丸,吃起來有鮮味,還不會麻煩。”
“您點的魚湯,本來不在我們的菜單上,不過剛巧今天剩餘兩條魚,就給你做了這碗魚湯。魚湯主要是喝湯,為了避免喝湯時誤食魚刺,我們在湯煮好之後,把魚刺去除了。所以最後的湯奶白濃鬱,但又沒有魚刺。”
這番話是上菜前,江棠雪交給她的,防的就是挑剔的顧客。
果然,這麼解釋後,那人就不說話了。
旁邊的人伸頭看著,詢問道:“這魚湯還有嗎?我們也想喝魚湯,能不能也給我們也上一碗?”
“不好意思,今天的魚都被做成魚丸了,實在沒辦法做了,不過我們明天的主菜會是魚湯,如果你有心品嘗,可以明天來嘗試一下。”
問話的這桌人,是看見新店開業後的散客。
本來隻是嘗個鮮,沒想到這家的手藝真不錯。
明兒個的魚湯,瞬間將他的胃口吊足。
江棠溪趁機宣傳道:“我看大家桌上都點了魚丸湯,味道合大家口味吧。我們店現在也售賣魚丸,我們的魚丸是手工自製,味道鮮美,口感有嚼勁,大家喜歡吃的,可以買點帶回家自己煮。一斤魚丸一塊錢。”
“這價格貴了吧?”剛剛點魚湯的食客質疑道:“我也是個愛釣魚的,我看這魚是河道裡常見的魚。不需要用錢,這魚丸三毛都不值。”
江棠雪這會兒忙完了,擦了擦手,從廚房出來。
“同誌,魚是河道的不假,但也是需要人去撈的。我從魚販子手裡買魚,可不是一分不花的白拿。再說了,我買魚買的是鮮魚,魚鱗內臟都是算斤秤的。另外做魚丸需要挑魚刺,這可都是人一根一根挑出來的,這都是辛苦工。三斤魚出一斤的肉丸。一塊錢也是辛苦錢。”
趙為民今天是第一次品嘗魚丸,家裡老人吃這個最合適,知道江棠雪售賣後,就打定主意買兩斤回去。
聽到這邊的爭論,他開口說道:“不說製作的成分,單就魚丸的做法,就是榮城獨一份的。我們就是自己去河道撈魚,拿回去也做不了魚丸。我就是圖一新鮮省事,老板,給我拿兩斤魚丸。”
趙為民話音一落,趙瑞安就應道:“好嘞,同誌您稍等。”
後廚就有稱,趙瑞安把稱搬到前廳,杜強幫著搬出來了一盆魚丸。
“兩斤的魚丸,稱高高的,大家都看到了。”
把魚交給了趙為民,趙瑞安道:“我們店做的誠信生意,放心,我們不會漫天要價,更不會缺斤少兩。今天魚丸就剩下盆裡那些了,大家想要的,要加緊了。”
剛剛稱出來的兩斤魚丸,讓大家直觀的看到了斤秤,視線再落到所剩不多的盆子裡,緊張的心情立馬升起。
“我要半斤,小同誌給我稱吧。”
“我要七兩”
……
在接連響起的叫單聲中,魚丸見了盆底。
剛剛那人也不說話了,低頭小口喝著魚湯。
江棠雪轉身回到廚房,杜強走過來。
“剛剛我看著那個找茬的人很眼熟,好像在鐘成明身邊見過。”
已經是好多年沒見的人了,杜強有些摸不準。
“他和鐘成明是什麼關係?”
江棠雪能感覺的出來,那人來吃飯就是故意找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