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江棠雪打著哈欠出了屋。
雖然這段時間,大家都沒有閒著,但是江棠雪的辛苦,其他人都看在眼裡。
看著她一臉疲倦,江棠溪道:“大姐,要不休息兩天吧,你這麼忙下去,身體吃不消。”
江棠雪有自己的打算:“工地上一個月休息四天,咱們給工地供餐不能斷,等工地休息的時候,我也關門休息。”
簡單的收拾過後,江棠雪騎著三輪車去了飯館。
江棠雪提前一晚調好了餡料,放在飯桶裡。
第二天一早,住在街道的幾個幫廚早早的來包包子。
因為其他人隻負責午餐和晚餐。
這幾個人還加了早餐,每個月能多拿二十塊錢,也沒什麼閒話。
看到江棠雪進門,丁翠霞笑著說道:“早上有我們在呢,你不用每天來這麼早。包子蒸好了放在飯桶裡,讓曾想拉去送工地就行。”
陳德敏給找的這幾個人,踏實肯乾,確實讓江棠雪省心不少。
江棠雪也沒有先坐著,搬了個凳子,查中間也一起包包子。
包包子都會,但是江棠雪包的格外的好看。
丁翠霞道:“大廚就是大廚,一樣包包子,就是比我們好看。”
“反正最後都是吃進嘴裡的,包成什麼樣子都一樣”,江棠雪沒有端著,閒問了起來:“你們在我這兒也乾了幾天了,感覺怎麼樣?”
當老板和當大廚不一樣,要了解員工們的想法。
江棠雪平日裡不端老板的架子,這段時間相處的還挺愉快。
丁翠霞三年前回城之後,就和另一個回城知青結婚了。
夫妻兩個都沒什麼工作,因為不想在家裡吃閒飯,看兄弟父母的白眼,倆人結婚後搬來了這個街道,平時靠打零工維持生活。
聽江棠雪聞起來,丁翠霞打開了話匣子:“這裡乾活挺好的,風吹不著,雨淋不著,一月的工資比我打零工兩倍還多。之前因為沒錢,我們夫妻都不敢要孩子,現在有了穩定工作,攢兩年前,把我們現在租的房子買下來,有個固定的住所後,就能要孩子了。”
生活有了盼頭,丁翠霞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
她這麼一開口,其他人也有感觸,說起了自己的情況。
秦如煙是老三屆下鄉的,下鄉三年後在村裡結了婚,她回城是領了離婚證回來的。
她回來原想著自己站穩腳跟,等後麵有機會了,再回去把男人和孩子帶過來。
結果兩年過去了,她連自己都快養活不了了。
在陳德敏介紹工作之前,她都想著回村裡。
雖然日子過的苦,但不會吃了上頓沒下頓的。
江棠雪這份工作來的正好,以她現在的工資,能讓他們一家三口吃飽。
要是她男人來了,再打點零工,這日子也能過起來了。
想到這些,她開口問道:“江廚,聽街道上的人議論說過,你和工地的老板認識是嗎?”
江棠雪沒有回應,隻是轉頭看著她。
秦如煙有些不好意思道:“工地以後還會招人嗎?我男人在鄉下,當時候我倆是假離婚,就等著我在榮城站穩腳跟後,回去接他和孩子來這裡落腳。他是鄉下戶口,沒有介紹信在榮城隻能當黑戶。”
“我聽說工地在鄉下找了很多人,是可以給開介紹信的。我想著等工地招人的時候,讓他也去報名。我男人是村裡的莊稼漢,一手的好力氣,乾工地那點兒活不成問題。他在鄉下也是學過木工活,村裡有人家蓋房子,搭棚子,他也會去幫忙,有點經驗。”
江棠雪回道:“城南待開發的地塊很大,招人肯定還是會招的,但是具體什麼時候招,我就不清楚了。不過咱們這兒離得近,平時可以留意一下。”
秦如煙原想著是借江棠雪的東風,看能不能打個招呼走個後門。
江棠雪的回應讓她有些失望,訕訕的笑了笑,沒有再說話。
丁翠霞看著氣氛不大對,問起了對麵的劉娟:“小娟,你現在什麼打算,還想參加高考嗎?”
江棠雪的實現落在了旁邊的劉娟。
劉娟初中畢業時,知青下鄉政策剛好取消,她沒有下過鄉。
她是幫工裡年齡最小的一個,話不多,乾活倒是挺勤快。
江棠雪原本想著,是招零工負責早餐的,是她第一個主動提出,少要點工資,乾早餐的活。
對於她的表現,江棠雪還是很滿意的。
劉娟聲音很小,回道:“嗯,榮成現在有了夜校,讀夜校也能參加高考。前兩天我已經去報名了,後麵就白天在飯館工作,晚上去夜校上課。等讀完了夜校,我也攢夠了讀書的錢,不給家裡增加負擔。”
江棠雪鼓勵了一句:“好好學,要是你能考上,咱飯館也能跟著沾光,以後也是出了大學生的人了。”
邊聊邊乾,很快包子包好了。
最後一籠上鍋之後,曾想剛好來了飯館。
包子裝進了飯桶,他騎著三輪車送去了工地。
開門迎客,江棠雪看到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在門口等著的崔玉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崔同誌,這麼早就來了?”
“昨天聽你說有包子,我就想著早上來嘗個味,還有嗎?”
“有,不過你得等會兒,剛上鍋,需要點時間。”
“沒事”,崔玉林找了個位置坐著:“昨天晚上我帶戰友們來你這兒吃飯,他們都覺得你手藝不錯,要不是因為我們任務地點不定,我也想著在你這兒訂餐了。”
江棠雪昨晚已經看到了驚豔值,十幾個人有近萬的驚豔值。
還差一點,就能再升一級了。
“沒事,我這店開著,你們想吃儘管過來。”
做生意,不會嫌客人少。
崔玉林吃過了早飯就走了,忙碌的一天開始。
江棠雪之後的日期裡,沒有一條歇著。
終於,工地放假了。
江棠雪終於能鬆口氣。
這段時間,承接了幾次家屬院辦酒席,江家尋味小館的名聲漸漸打開。
意外成了榮城辦酒席的固定餐館,基本兩三天就能承辦一次。
累是累了點,但收入也很客觀,淨利潤已經有一千多塊錢了。
遙想重生回來的第一天,連三十塊錢都掏不出來的日子,好像就在昨天。
手裡有了餘錢,江堂柏和江棠梨上學的事情也能安排上了。
抽了一天的時間,江棠雪帶著兩個孩子去學校報了名。
就等著三天後開學了。
江堂柏的年紀不小了,直接跟著去上小學,和江堂鬆一個學校。
江棠梨去了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