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睡醒先挨一巴掌,不挨彆想起!”
“有點離譜!”
“大學生果然人才多!”
“尼瑪,這和機器人有什麼關係?!”
“這應該叫自動扇巴掌神器!我想買一個給女朋友裝上。”
“呃…”騰盛研究院副院長葉淩瑤沉默了一下,“不錯的設想。”
“你這設備”有點跟不上年代的姚安康思索了一下,“對某些人來說可能適用,不過清理枕頭,還有這扇巴掌……”他想了想,不知道怎麼形容,最後點了點頭,“嗯。”
“那評委!我能進入下一輪嗎?!”
年輕人有些緊張,他不確定自己的機器人能不能征服評委,畢竟主題是機器人,自己的設備,不要臉湊邊,取個叫醒機器人的名字,實際上就是個方盒子。
四位評委對視一眼,其中一人微微點頭,“現在已經看到38組的作品,我現在要講一件事情,你們對機器人的概念,和創想,機器人是否是人形,取決於你們自己的判斷。但我要說一件成功的產品,必須有它的功能性應用。”
“人形機器人確實很完美,在自然界人體結構,可以說是奪天工之造化!但想把它運用到機械上,用鋼鐵代替血肉是一個很高的難度。同時人形機器人的功能,是無法和現實人類媲美的。金屬有局限性,但合理的構造,又能遠超人類肌肉的限製。”
華國工程院教授秋德海眼角的皺紋微微拱起,潺潺的聲音:“在實用性上,你的設備擁有了基本的功能性,這點做得很好。”
機器機器,說來到底就是一個工具,一個合格的工具,可以幫助人類解決問題。
在秋德海看來,這台機器人可以排目前看到的前五。
葉審則是微微皺眉,“這次比賽的主題是機器人,我認為人形還是一個基本標準。”
“評判標準是實用性、創意、穩定性和技術性,上麵並沒有寫人形。”
“秋德海。”
“你論你的,我打我的。”
兩個人對視,並沒有爆發更加猛烈的爭吵,隻是默契低頭同時打分。
63。
42。
其他兩人見狀,微笑搖頭,紛紛打下分數。
60。
52。
而正在看直播的其他團隊則是在思考,“功能性”張新華深吸了一口氣,這也是天宮一代目前遭到的困境,華國風投為什麼不看好機器人的未來?因為它的商用性太差了!
又或者說,目前的技術限製,一個隻會行走簡單避障,上樓梯的機器人有什麼用途?
他們原先的設想,是打造醫療陪護機器人,所以加入測壓功能以及緊急救助功能,但實際發生危機,能不能援救是個問題。
任重道遠啊。
張新華歎息。
與此同時,電腦屏幕中的直播繼續。
“52號。”
“57號。”
上午六十組,有8組選擇自動放棄,剩餘18組整活,3組認真研究,1組像模像樣,剩下的似乎努力過,但能力有限。
……
中午。
結束了一上午的評審,身心疲憊的4位評委外加宋江來到騰盛食堂吃飯。
長桌上擺滿豐盛的午餐,茄子蒜肉、糯米藕、清炒青菜、糖醋排骨、紅燒雞肉……
“一上午下來感覺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