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用了短短兩三個小時的時間,一座看似簡陋卻又頗具規模的審判台便如變戲法一般出現在了人們的眼前。
這座審判台與以往的戲台子頗為相似,整體結構主要由木板搭建而成,雖然略顯粗糙,但卻也顯得頗為結實。
在審判台的後方,一張巨大的標語高高懸掛,上麵赫然寫著“有怨伸冤,有仇報仇”八個大字,字體簡單明了,卻透露出一種讓人不敢忽視的威嚴。
此時,審判台四周早已被密密麻麻的參會群眾圍得水泄不通。陳朝陽粗略估計了一下,現場的人數不下兩萬之多,這幾乎已經接近了昌平快一半的人口!
然而,在眾多戰士們的維持下,現場秩序是井然有序,沒有絲毫混亂。
城外的空地非常寬敞,許多百姓自帶了棗木凳、竹藤椅,甚至有人扛著家中八仙桌,在劃定區域內自覺排列整齊,他們或站或坐,或交頭接耳,或翹首以盼,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對這場審判的期待。
終於,在百姓們熱切的目光中,以陳朝陽為首的昌平所有機關負責人魚貫登上了審判台。他們每個人的手臂上都彆著一個鮮豔的紅袖箍,紅底黃字,異常醒目,上麵統一寫著“公審”二字。
隨著陳朝陽緩緩走上審判台,全場的百姓們都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不約而同地伸長了脖子,想要看清楚這位新來的縣長究竟長什麼模樣。
原因無他,這位新縣長實在是太神秘了!自從部隊進城以來,已經過去了兩三天,可百姓們卻幾乎沒有見到過他的身影。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卻在短短兩天內展現出了驚人的魄力,將城內的惡霸、地痞和無賴們一網打儘。
這樣的壯舉,無疑給他在百姓們的心中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神秘麵紗。
終於,當陳朝陽穩穩地站定在審判台中央時,台下的竊竊私語聲像是被點燃的火藥桶一般,瞬間爆發開來。
人們驚訝地發現,這位新來的縣長竟然如此年輕!他劍眉星目,身姿挺拔如鬆,一身筆挺的軍裝更是難掩其英氣逼人。
誰能想到,如此雷厲風行、手段淩厲的父母官,竟然會是一個不過二十餘歲的青年才俊呢?
人群中的議論聲愈發嘈雜,就像是煮沸的開水一般,滾滾翻騰。
然而,就在這一片喧鬨聲中,審判台的側幕裡,陳家的眾人卻如同被一道晴天霹靂擊中一般,呆立當場
——隻因為他們看到了陳朝陽的長相,像極了,一旁的姨娘,也就是陳朝陽的生母,那個離家7年渺無音訊的陳家三公子。
“爹,這是朝陽嗎?”陳朝昱,陳朝鈞異口同聲的詢問一旁陳裕興,兄弟倆對視一眼,聲音裡帶著連自己都未察覺的顫意。
七年前三弟離家時,與眼前氣定神閒主持公審的青年縣長,在他們腦海中不斷重疊又撕裂——當年那個抱著書本在回廊背誦的少年,如何能與此刻執掌生殺大權的官員畫上等號?
陳裕興摩挲著翡翠扳指的手驟然收緊,渾濁的眼珠死死盯著台上。作為陳家當家人,他對三房母子本就疏於關注,此刻努力在記憶深處打撈關於幼子的零星碎片。
記憶裡最清晰的畫麵,不過是某次家宴上,那個怯生生遞來毛筆字的孩子,可如今台上人舉手投足間的沉穩氣度,竟讓他生出幾分陌生的敬畏。
"眉眼倒真有幾分像......"他喃喃自語,目光下意識轉向身旁的陳王氏。
陳王氏緊緊地咬住下唇,她的心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揪住,一陣陣地抽痛著,眼眶也因為過度的情緒而變得通紅。
她的目光死死地盯著台上的那個身影,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衝動,想要立刻衝上台去確認一下,那個縣長到底是不是她的兒子。
在她的內心深處,她對這個答案有著無比的肯定,她堅信台上的那個人就是她離家多年的兒子。
“翠蓮,你看台上的那人是咱那三兒嗎?”陳裕興的詢問聲還在回蕩,審判台上的聲音響起。
電音喇叭在發出一陣刺啦的電流聲後,陳朝陽那鏗鏘有力的聲音如驚雷般炸響。這聲音既熟悉又陌生,像是一把重錘狠狠地砸在了陳家人的心頭。
陳王氏的身體猛地一顫,她踉蹌著扶住身邊的長凳,淚水瞬間模糊了她的視線,但她依然死死地盯著那個台上熠熠生輝的身影,不肯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喉嚨裡,壓抑多年的嗚咽聲終於再也無法抑製地溢了出來,那是一個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思念和牽掛。
"各位父老鄉親們,大家好!就在幾天前,北平城的城門升起了紅旗!咱們昌平縣也跟著解放了!"
台下先是一陣短暫的寂靜,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他們知道解放了意味著不會再打仗了。
陳朝陽抬手示意安靜,繼續說道:"從今天起,昌平縣政府正式成立!我是你們的縣長,周向陽!"他特意加重了"縣長"二字,沒有介紹其他職務。
這讓他不僅想起了以前在東北解放區時,許多百姓還把"縣委書記"聽成"縣喂雞的",不禁在心底暗笑,因為他們根本不懂縣委書記這個職位。
同樣根據保密條例的規定,與《為防止特務報複家人辦法》,陳朝陽現在公開使用的姓名都是周向陽。隻有極少數的首長才知曉他的真實姓名是陳朝陽。
實際上,這並非個例,幾乎每一位革命戰士都擁有自己的化名。
當陳朝陽的話語落下時,台下的百姓們立刻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發言本身,更重要的是,這一肅清毒瘤的措施直接觸及到了百姓們的核心利益,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和改變的可能。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對這一舉措表示擁護,這無疑是對陳朝陽的最大肯定和支持。
然而,與百姓們的熱烈反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陳家眾人。在聽到陳朝陽介紹名叫“周向陽”時,心中卻突然變得空落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