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指揮部,氣氛肅殺而高效。
巨大的昌平行政區劃圖鋪在桌上,徐衛華手持紅藍鉛筆,目光如炬。
他身邊站著幾位衛戍團的作戰參謀和各鄉民兵隊長。
氛圍嚴肅,卻壓不住那股蓄勢待發的銳氣。
“各鄉民兵隊長聽令!”徐衛華的聲音不高,卻瞬間壓下了所有嘈雜,“立刻按‘積分等級製’名冊,執行一級戰備抽組!”
如今昌平民兵實行嚴格的“積分等級製”其主要分為四級積分製度!
獲取積分主要分為:其一訓練成績:凡靶場射擊環數、工事構築速度、戰術協同評分等按標準換算積分(如10環=5分,優秀工事=10分)。
其二生產貢獻:如開荒畝數、拖拉機維修工時等按勞動強度折算積分。
其三戰鬥表現:實戰擊殺/俘獲、演習、戰場救護、情報傳遞等按功績獎勵積分。
其四紀律作風:按出勤率、內務評比、理論學習等給予基礎分(全勤=5分/月)。
而四個部分分為:第一預備級050分,工作安排於基礎訓練,承擔巡邏、崗哨等低風險任務,主要為從“民”到“兵”的過渡期!
第二為一級51150分,可操作簡單武器,參與生產保障任務(如運輸隊)合格後備力量!
第三是二級151300分精通步槍/工兵技能,駕駛載具,參與戰術行動,戰鬥骨乾!
第四則是三級301分以上,配發精良武器,擔任小組長,執行高危任務,精英尖兵(如神槍手等)
命令如山倒,整個指揮部如同精密的齒輪飛速運轉起來:
精準抽組:
狩獵分隊為尖刀:“積分≥三級者,出列!”各鄉隊長吼聲如雷。
名冊上一個個名字被快速點出。
這些人是民兵中的佼佼者:靶場上槍槍咬靶心,心理素質穩定,不少人祖上就是獵戶,眼神裡透著山林的沉穩。
他們迅速集結,領到了保養良好的“三八大蓋”。
徐衛華直接從衛戍團警衛連親自挑選的十名神槍手,被任命為小組長,迅速融入各分隊。
運輸分隊:“積分≥二級,會開車、懂維修的,上!”命令下達。一群精乾的小夥子應聲而出。
他們的目光聚焦在院外空地上——那裡是昌平南口兵工廠首批下線的三台履帶式拖拉機,正披著嶄新的草綠色油漆,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旁邊還停著十幾輛征用的騾馬大車。
拖拉機手跳進駕駛室,引擎“突突突”地轟鳴起來,低沉有力的聲音震得地麵微顫,引來一片興奮的低呼。
他們是“工業兵”的代表,負責將彈藥、給養、人員快速投送前線,並將戰利品(野豬)運回。
工兵分隊:“積分≥二級,構築工事考核優秀的,集合!”
一群身強力壯、帶著鐵鍬鐵鎬的漢子迅速列隊。
他們負責設置防線:攜帶大量粗鐵絲、木樁、鐵蒺藜,負責在野豬必經之路設置堅固的路障和深達兩米的陷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