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黃的燈光下,許王氏卻清晰地看到了兒媳眼角滑落的淚珠,還有那被苦難生活早早刻上皺紋的臉上,此刻交織著的痛苦、迷茫和那一絲怎麼也壓不下去的微弱期盼。
那眼神,她太熟悉了。
那是年輕守寡的女人,日日夜夜望著村口,盼著那個永遠回不來的人時,才會有的眼神。
隻是陳翠蘭的眼裡,多了這七年獨自扛起一個家的疲憊和絕望。
許王氏枯瘦的手,費力地抬起來,顫抖著,輕輕撫上陳翠蘭布滿淚痕的臉頰。
那掌心粗糙得像砂紙,卻帶著一種奇異的溫度。
“傻孩子…哭啥……”許王氏的聲音更輕了,卻帶著一種看透世事的蒼涼和心疼,“這心裡頭…熬煎了七年…比黃連還苦吧?”
陳翠蘭再也忍不住,壓抑的嗚咽從喉嚨裡擠出來,她把頭埋在婆婆瘦弱的肩膀上,身體控製不住地顫抖起來。
七年來的委屈、孤獨、重壓,在這一刻如同決堤的洪水。
許王氏輕輕地拍著她的背,像哄孩子一樣,渾濁的眼裡也泛起了淚光。“
蘭啊…娘…拖累你了…要不是我這把老骨頭…拖著你…你早就……”
“娘!您彆這麼說!”陳翠蘭猛地抬起頭,淚眼婆娑地看著婆婆,“伺候您是應該的!”
許王氏卻搖搖頭,枯槁的臉上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啥應該不應該……娘也是打年輕時候過來的……女人這一輩子……最難熬的
……就是心裡頭沒著沒落的等……守活寡的滋味……咳…咳咳……”又是一陣急咳,她強忍著,喘勻了氣,才繼續說道:“……比死了……還磨人……”
油燈的火苗跳躍了一下,在牆上投下婆媳倆依偎的、搖曳的影子。
許王氏的聲音帶著一種穿透歲月的疲憊和洞明:
“聽娘一句……去吧……帶著招娣……去找找……”
陳翠蘭震驚地看著婆婆:“娘!不行!您病著,鐵蛋還小,家裡離不開我!再說……萬一不是呢?白跑一趟,您和孩子們……”
“傻話!”許王氏打斷她,語氣帶著少有的堅決,枯瘦的手緊緊抓住陳翠蘭的手腕,那力道傳遞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心,
“是不是……去了……才知道!家裡……有鐵蛋……有他王大娘看著……我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就算……就算閉眼前……能知道大偉到底是死是活……娘……也能合眼了!”
她的眼神變得異常銳利,緊緊盯著陳翠蘭,“蘭啊……彆管我……也彆怕白跑……這口氣……憋在心裡七年了……你得給自己……給孩子們……一個交代!
去找!去找他問問!問問他許大偉……心……是不是讓狗叼走了!”
許王氏劇烈的喘息著,一番話仿佛用儘了她所有的力氣,但她渾濁的眼睛裡燃燒著兩簇小小的火焰,那是屬於一個母親、一個同樣在等待中煎熬了七年的女人的最後呐喊和成全。
她看著兒媳,那眼神裡沒有責備,隻有深不見底的心疼和一種近乎悲壯的催促:
“去吧……去昌平……帶上那張‘死人紙’(指烈士證)!去問個明白!……讓招娣……也替奶奶……看看她爹……到底是個啥模樣……”
許王氏的聲音越來越低,最後化作一陣壓抑不住的咳嗽,身體蜷縮成一團。
陳翠蘭緊緊抱著婆婆枯瘦的身體,感受著她生命的微弱和那話語中沉甸甸的分量。
婆婆的眼淚混著她的淚水,浸濕了破舊的衣襟。
窗外,是沉沉的、無邊的黑夜。
但婆婆的話,像一把鑰匙,徹底打開了陳翠蘭心中那扇封閉了七年、名為“希望”和“質問”的大門。
所有的顧慮和恐懼,在許王氏這泣血的催促下,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她緊緊咬住下唇,直到嘗到一絲血腥味,才重重地、帶著一種豁出一切的決絕,對著咳喘不止的婆婆,也對著自己千瘡百孔的心,點了點頭。
那點頭的幅度很小,卻仿佛用儘了全身的力氣。
她心裡隻剩下這一個念頭,燒得她五臟六腑都在疼。
不為彆的,就為了鐵蛋和招娣那一聲聲從未喊出口的“爹”!
為了這七年熬不儘的苦日子!為了問那個可能叫許大偉的男人一句:為什麼?!為什麼活著不回家?!為什麼讓他們成了“烈士”的孤兒寡母?!
她翻出珍藏的婚書——那張紅紙早已褪色,但上麵“許大偉”和“陳翠蘭”的名字依舊清晰。
她又拿起那張冰冷的“死亡通知單”。
這兩張薄薄的紙片,此刻在她手裡重如千鈞,是她七年血淚的見證,也是她此去昌平,討要一個說法的全部憑據!
接下來的日子,陳翠蘭像瘋了一樣。她求爺爺告奶奶,東家借半碗麵,西家賒幾個紅薯,勉強湊了點路上吃的乾糧。
她狠了狠心終究沒有把家裡唯一一隻下蛋的老母雞賣了。
她一遍遍叮囑九歲的鐵蛋在家要像個男子漢,照顧好奶奶,
又重重拜托了還算厚道的鄰居王大娘照看一二。
她知道,這一走,家裡就全靠鐵蛋這小小的肩膀了。
在一個天色未明的初秋清晨,霜風刺骨。陳翠蘭用一根粗布帶子把七歲的招娣牢牢捆在自己背上,女兒小小的身體輕得讓她心酸。
她手裡緊緊攥著那個裝著婚書和烈士證的油紙包,另一隻手挎著個小小的、裝著乾糧和破衣服的包袱。
她最後看了一眼站在門口、努力挺直小胸脯、眼裡含著淚卻強忍著沒掉下來的鐵蛋,還有那間低矮破敗、承載了她七年血淚的家,狠狠心,轉身踏上了通往山外、通往那個叫“昌平”的未知之地的漫漫長路。
她的背影在蒼茫的黃土坡上,顯得那麼渺小,那麼單薄,背著女兒,步履蹣跚,卻又帶著一種孤注一擲、玉石俱焚般的決絕。
黃沙漫卷,很快模糊了她的身影。等待她的,是千裡風霜,還是渺茫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