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近,炮聲瞞不住也是事實!
但關鍵在於下碣隅裡敵軍聽到炮聲後,需要多久才能做出正確判斷和有效反應?”他語速加快,思路清晰:
“第一,楊同新主任那邊報告,下碣隅裡夜間通訊頻率很低,多是例行公事。
如果我們能第一時間用大功率乾擾,徹底壓製住隘口守敵的所有對外通訊!
讓他們連一個求救信號都發不出去!
下碣隅裡那邊隻能聽到這邊激烈的槍炮聲,卻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
是遭遇小股遊擊隊?還是我們主力強攻?他們需要時間偵查判斷!
第二,現在是淩晨,下碣隅裡和他的參謀可能還在睡覺!
被炮聲驚醒,到穿衣起床,到召集會議,再到分析情況、做出決策、下令部隊出動…這個時間鏈條,就是我們的生命線!
我們打得越快,結束戰鬥越早,留給他們的反應時間就越少!
等他們磨磨蹭蹭搞清楚狀況,派兵出來,我們可能已經砸碎隘口,撲到他們城下了!
我們要搶的,就是這個時間差,用速度和乾擾製造戰場迷霧!”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陳朝陽身上。
寒風呼嘯,時間在刺骨的冰冷中一秒秒流逝。
王承柱的困難、劉海偉的擔憂、陳二牛的勇猛、趙鵬對“時間差”和“信息迷霧”的精準分析,在他腦中激烈碰撞。
陳朝陽的目光銳利,瞬間做出了決斷:
“打!避不開,那就打!而且要快!要狠!要打出雷霆之勢!”
他斬釘截鐵定下基調,隨即開始部署,語速快如爆豆,每一個字都敲在關鍵點上:
“趙鵬!命令楊同新同誌,所有乾擾設備功率全開!
給我死死捂住隘口守敵的嘴,我要他們連一個完整的單詞都發不出去!
讓下碣隅裡隻能聽到這邊的炮火轟鳴,卻變成聾子瞎子,為強攻下碣隅裡爭取最寶貴的情報空白期!”
說罷看向王承柱:“參謀長所有105榴、155重炮,按坐標,首輪齊射必須覆蓋!
火力密度給我拉滿,目標:坦克集結點、掩體、營帳區!
彆管炮彈消耗,打下敵軍有的是補充。第一波就要把睡夢裡的敵人砸懵、砸殘、砸得組織不起有效抵抗!
炮火延伸後,76炮群立刻跟進,封鎖可能增援路線!速度,我要你在最短時間內,把這道鐵門閂給我砸爛!”
“高炮營秘密前出,嚴禁探照燈,利用微光概略瞄準!
專打坦克側後發動機和履帶,平射打悶棍!配合主炮群,第一時間廢掉他們的機動能力!”
“二牛,炮火一停,你的團立刻從兩翼雪溝發起突擊!
衝鋒號改短哨,刺刀手榴彈衝鋒槍開路,巴祖卡跟緊打漏網之魚!
目標:分割步坦,近戰殲敵,三十分鐘!三十分鐘內必須肅清殘敵,打通道路!
快!快!還是要快!我們搶的每一秒,都是強攻下碣隅裡的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