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如此豐厚的繳獲及充足的炮彈補充,陳朝陽心中已然心如磐石。
所謂的美3師馳援部隊,在他眼中已不再是致命的威脅,而是戰場上另一塊可以伺機啃下的硬骨頭,東線敵軍戰線已然全麵崩盤,
潰退的洪流一旦形成,絕非區區一個師的生力軍能夠輕易逆轉。
他現在掌握的,是一整個火力充沛的部隊。
陳朝陽繼續命令“兩件事,立刻去辦!”
“第一,通過‘長城電’專用頻道,以最高優先級聯係昌平一部。
將我們這裡的情況,特彆是繳獲飛機、技術裝備及物資的種類、數量做初步彙報。
命令他們立刻協調,火速派遣一批完訓的飛行員和地勤技術骨乾過來。
他們的任務就一個將這些能飛、能修的飛機,全部開回國內去。這是死命令,必須執行!”
關於這點他無需擔憂,去年他向羅重文書記提出建設飛機場之時,華北局之後便支援了幾架教練機,會開飛機的飛行員即使沒有什麼戰鬥經驗,也無所謂,他們主要的任務隻是把飛機開回國內而已……
“第二,給王承柱下達指令:對美3師先頭部隊,依舊以炮火延伸轟炸為主要攻擊和阻嚇手段。
動用所有繳獲的155重炮和105榴彈炮,組成遠程打擊群。
不要吝嗇炮彈,給我打出聲勢,打出威懾力!
目的不是要全殲他們,而是要用鋼鐵火焰劃出一條死亡界線。
讓他們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遲滯其推進速度,挫傷其進攻銳氣,為我們鞏固陣地、消化戰果、轉運物資爭取最關鍵的時間!”
“是!保證完成任務!”趙鵬清晰複述了命令要點,眼神中閃爍著對陳朝陽深遠布局的敬佩,轉身快步離去,安排通訊參謀即刻發送這至關重要的電文。
陳朝陽深吸一口氣,這是自他入朝以來,難得真正意義上的片刻放鬆。
麾下部隊糧彈充足,傷員得到轉運,戰士們士氣高昂。
內心深處的憂慮已被一種沉靜如水的掌控感所取代,一種基於對戰爭規律深刻理解後的冷靜與自信。
他沒有絲毫耽擱,立刻投入新的工作。
一場大勝的價值,不僅在於當前戰果,更在於其為未來作戰提供的寶貴經驗。
來到臨時作為師部的掩蔽部,他攤開稿紙,略一沉思,便揮筆疾書。
他決定將下碣隅裡的經驗拆解成多個專題,進行更深度的剖析:
1.《論複雜電磁環境下對敵指揮中樞實施“中心開花”式戰役突擊的戰術原則——以東線長津湖下碣隅裡之戰為例》
2.《冰原閃擊:論技術兵種在極端環境下達成戰役突然性的組織與實施》
3.《“戰場迷霧”的主動製造與利用:論電子對抗在現代化山地進攻戰役中的決定性作用》
4.《“攻心為上”:論戰役層級心理震懾的達成——基於對敵後勤節點與指揮係統同步打擊的實踐》
5.《“以戰養戰”即時戰力轉化模式研究——論利用繳獲裝備達成戰役節奏無縫銜接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