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裡,在北部冰封的山路上,一支支隊伍沉默而堅定地開拔。
他們或是來自“萬歲軍”,或是來自雲山英雄部隊,或是來自鏖戰長津湖的鋼鐵之師……
他們告彆了熟悉的戰友和旗幟,懷著不舍、好奇、興奮的複雜心情,以及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頂著凜冽寒風,向著那個共同的集結地,向著陳朝陽的名字彙聚而去。
數天而過,陳朝陽師部駐地,此刻已然變成一個龐大、嘈雜、充滿生機與混亂的兵城。
新來的戰士們看著一排排美製坦克蟄伏,無數卡車、吉普車、火炮停放得密密麻麻,各種物資堆積如山。
這幅景象,眼睛發亮,興奮地議論,摸著冰冷的裝甲,臉上寫滿了新奇與渴望,也夾雜著一絲對未知的忐忑
新補充來的步兵們是未來的攻堅鐵拳,他們擅長近戰、土工作業,但對這些鋼鐵巨獸感到陌生。
同樣這支驟然膨脹的隊伍、問題也在一點一點顯露。
軍營駐地,人聲鼎沸,引擎轟鳴,各種口音的呼喊聲、口令聲交織在一起。
新來的戰士們大多按原先的部隊番號,三三兩兩聚在一起。
一群穿著相對整齊、帶著“萬歲軍”特有傲氣的士兵圍坐一處,一個臉上帶疤的老兵正唾沫橫飛地講著二次戰役穿插三所裡的驚險。
不遠處,幾個麵色黝黑、眼神裡還帶著長津湖冰寒氣息的戰士,沉默地檢查著剛發到手的步槍,他們袖口磨損嚴重,棉衣顏色更深,那是九兵團部隊的印記。
另一邊,一些四十軍的戰士則好奇地圍著一輛M4謝爾曼坦克敲敲打打。
“嘿,瞧見沒?這鐵王八,一炮能轟塌半拉山頭!”一個四十軍的小戰士咂舌道。
旁邊一個原38軍的老兵哼了一聲,帶著點優越感:“這算啥?我們在軍隅裡打埋伏那會兒,見的比這玩意兒厲害的海了去了!還得是咱38軍,打硬仗就沒慫過!”
一個二十七軍的老兵抬起頭,冷冷插了一句:“硬仗?零下四十度,穿著單衣啃凍土豆,頂著飛機大炮包圍陸戰一師,那叫啥?”氣氛瞬間有點僵……
這一切的對話,都隨著一陣風吹進了陳朝陽的耳朵裡,此時他站在一輛M26坦克上,目光掃視著這片驟然變得擁擠而喧鬨的營地。
他的五千老底子還好,大多能各司其職,努力維持著秩序,但新來的八千多人,就像突然彙入大河的支流,帶來了活水,也帶來了泥沙和漩渦。
“承柱同誌,”陳朝陽跳下坦克,對迎上來的參謀長王承柱說道,聲音不大卻帶著決斷,“新部隊的融入,磨合要有章程,架子不能散,骨頭必須先立起來!”
“明白!”王承柱立刻回答,“師指、政工、後勤、技術處的架子都在,我們馬上把各直屬隊,偵察、通訊、工兵、警衛、醫療的框架搭起來,
把各旅團的指揮班子先任命下去,讓各級主官立刻到位,管起自己的人!”
“不夠!”陳朝陽搖頭,手指劃過眼前紛亂的人群,“你看他們,還分著你是38軍的,我是27軍的,這樣捏不成拳頭!
告訴所有新老同誌,從現在起,徹底打亂原有建製!”
命令迅速下達,卻引發了第一波小的騷動和不解。
……
很快,師部的一個參謀拿著花名冊跑到被陳朝陽關注的一個人群,氣喘籲籲地喊道:“原38軍334團三連二排的,過來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