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篇《嚴寒山地作戰報告》,老總們看了都評價很高,認為,為我軍未來建設和作戰提供了極其寶貴的方向性參考。
今天聽你當麵闡述,理解就更深了一層。”
“正因為如此,總部慎重研究,決定讓你去軍事學院,擔任教務部副主任並主持裝甲兵戰術係的工作。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教書崗位,而是把你剛才所說的‘專業化軍官培養’、‘現代化軍事體係’這些思想,付諸實踐的最關鍵平台。”
“所以,軍事學院初創,百事待興,尤其是裝甲兵這種新技術兵種,教材、教員、訓練方法幾乎都是一張白紙。
總部把你放在這個位置上,就是希望你能用你在朝鮮得到的這些‘真知灼見’,為我軍砸摸出一套培養現代化指揮員的可行路子來。”
“現在,談談你的具體想法。
你到任後,打算從哪裡率先入手?
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讓裝甲兵係的教學工作走上正軌,並體現出你剛才所強調的‘體係化’和‘專業化’?”
這是一個前瞻性的問題,幾乎是在為接下來的正式任命做了最後考察。
陳朝陽思考片刻,答道:“回首長,關於軍事學院的任職,我會從三方麵入手:
一、教材:不能完全照搬蘇軍或美軍,必須結合我軍實際戰例和未來可能的作戰環境,編寫我們自己的戰術、技術教材,要接地氣,有針對性。
二、教員:不僅要請理論專家,更要大量啟用有實戰經驗的軍官擔任教官,他們是主體。
同時,對於起義、特彆是俘虜的敵軍技術人員,其技術知識確實是我們急需的,但必須慎之又慎。”
說到這裡,陳朝陽特意停頓了一下,語氣變得極為嚴肅:“我的想法是,絕不能讓他們直接擔任教官,更不能與我軍高級指揮員建立教學甚至私人關係。
他們思想深處與我軍背道而馳,一旦在教學過程中夾雜私貨,或者利用師生關係攀附人情,後果不堪設想,這會成為我們政治工作和組織純潔性的巨大漏洞。”
“我認為,正確的做法是:將他們作為‘技術資料庫’和‘谘詢對象’,而非‘教育者’。
可以成立一個由絕對可靠的政治和業務乾部組成的‘外軍研究小組’,先對這些技術人員進行徹底的思想審查和政治教育,
然後由這個小組去向他們提問、學習、挖掘技術細節和操作規程,再將消化、過濾、批判後的純技術知識,
編寫成教材或手冊,由我們自己的教員去講授。
必須在他們和我們的學員之間,建立一道‘防火牆’。
堅決做到‘先用後交,嚴格審查,政治把關’的核心方案。”
三、關於實踐:教學不能關起門來搞。
要大量采用沙盤推演、實兵演習,甚至可以讓學員到工廠、到後勤樞紐去見習,讓他們真正理解‘戰爭’背後是一個國家的工業和組織能力在支撐。”
“好!思路清晰,方向明確!朝陽同誌,你不光會打仗,更善於思考總結,難得,非常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