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認為,我們當前最迫切要彌補的是什麼?除了裝備。”
“是體係,首長。”陳朝陽毫不猶豫地回答,“不僅僅是買幾門炮、幾輛坦克。
而是構建一個現代化軍事體係。
我認為這個體係有三大支柱:
第一,專業化的軍官團和士官隊伍。
未來的戰爭是技術戰爭,不能再僅僅依靠‘戰場覺悟’和‘勇敢’來指揮。
需要大批懂得炮兵、裝甲兵、通信、後勤、偵察的專業技術軍官和軍士。
他們才是現代化軍隊的筋骨。
第二,暢通高效的通信偵察體係,信息傳遞的速度決定戰場的反應速度。
必須建立從上到下、可靠保密的無線電通信網絡,並大力發展無線電偵察和技術偵察手段,爭取戰場單向透明。
第三,現代化、機械化的後勤保障體係。
這是我最深切的體會。
‘小米加步槍’的時代正在過去。
未來的軍隊是‘汽油和鋼鐵’的軍隊。
彈藥、油料、備件、食品的消耗是天文數字。
必須建立強大的汽車運輸部隊、野戰維修部隊和物資統籌係統。
後勤,應該被視為與作戰同等重要的藝術和科學。”
他稍微放緩了語速,總結道:
“所以,我的核心觀點是:我們必須從‘人民戰爭’的思維模式,儘快向‘現代化合成軍隊’的建設方向轉變。
這不是否定人民戰爭,而是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將其精髓與現代化軍事技術相結合。
未來的勝利,將屬於擁有更先進軍事體係的一方。”
他聽得極其專注,手指無意識地在沙發扶手上輕輕敲擊,這是他在深度思考時的習慣。
陳朝陽的彙報,沒有停留在訴苦和要裝備上,而是直指軍隊建設的核心——體係化、專業化、現代化,其思路之清晰、概括之精準,與最高層正在醞釀和推動的軍隊轉型方向不謀而合。
“你總結的這‘三大支柱’,體係、專業、後勤,說得非常好,非常透徹!
這恰恰印證了總部近來思考的重點方向。
軍官隊伍的專業化、知識化,是現代軍隊的基石,不能再單憑資曆和勇敢來指揮鐵馬火炮了。
總乾部管理部近期一項核心工作,就是在全軍範圍內摸底和選拔有文化、有實戰經驗、有培養潛力的乾部,送往各專業技術學校深造。”
他身體前傾,目光更加銳利:“而你尤其強調的後勤,這更是我們的痛處。
誌司在前線幾次發火,都是為了後勤跟不上。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古人都懂的道理,我們在現代化戰爭麵前交了昂貴的學費。
總部已經下決心,要建立一支真正現代化、專業化的後勤力量,這不僅僅是多派些民工車隊,而是要從編製、裝備、訓練上進行徹底改革。
你報告中提出的‘後勤是戰爭的藝術,更是國家工業實力的延伸’,這個觀點,一針見血!”
他的肯定,並非是對新奇觀點的驚訝,而是對一線指揮員能如此深刻地理解並升華戰略層麵問題的激賞。
“朝陽同誌,你的思考,不是紙上談兵,是真正從血與火中淬煉出來的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