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想到這個年輕的戰將反應如此之快,政治語言如此老辣,不僅輕鬆解套,反而將了一軍。
“哈哈,好,說得好!
朝陽同誌覺悟就是高,反對官僚主義,就得有這種主動勁頭!”
宋亞文反應極快,立刻順著台階下,笑容更加燦爛,仿佛剛才那個詞從未帶有任何彆樣意味,
“就按你說的辦,王副廳長,回去通知下去,明天上午,迎接陳廳長……哦不,迎接朝陽同誌來廳裡指導工作!”
“是,宋書記,陳廳長!”王副廳長連忙應聲,腰杆不自覺地又挺直了幾分,態度愈發恭敬。
他顯然也捕捉到了兩位領導之間那無聲無息、卻令人心悸的短暫交鋒。
這絕非尋常的寒暄客套。
王正文心中暗凜。
一個是執掌省委日常的第二書記,一個是北平欽點、挾朝鮮赫赫戰功而來,軍政兩握的“過江猛龍”。
雙方這看似平淡的幾句話,其間的政治敏銳度與言語機鋒,遠非他平日所見的那些官場套路可比。
這才是真正高層次的較量,含金量十足,沒有半分虛頭巴腦。
這兩位,誰都不是易與之輩,更非屍位素餐的酒囊飯袋。
自己先前那點因為主持廳務許久卻最終被空降廳長取代而產生的不快與小心思,在這無聲的驚雷麵前,瞬間顯得無比可笑和渺小,迅速被一種更為強烈的敬畏與謹慎所取代。
他的目光下意識、極其快速地瞟了一眼站在一旁始終麵帶微笑、卻未曾再多言的省委第三書記吳可民。
吳書記方才主動交托擔子的姿態很是誠懇,但此刻,他卻像一口古井,深不見底,讓人看不透他在這微妙的局麵中究竟持何種立場。
“這漢東官場的水,怕是要因為這位陳廳長的到來,掀起新的波瀾了……”王正文心中驟然閃過這個念頭。
原有的平衡似乎被這柄從北方直插而來的“利劍”撬開了一道縫隙。
是緊跟這位背景深厚、作風強硬的新貴,還是繼續依附於宋書記的深厚根基,或是觀察吳書記等其他勢力的動向?
他感到自己正站在一個微妙的分水嶺上,一步踏錯,可能便是前程儘毀。
刹那間,王正文收斂了所有雜念,將姿態放得更低,心中已迅速做出了當前最穩妥的決定:
謹言慎行,絕對服從,先做好眼前的事,看清風向往哪邊吹再說。
這位新廳長,看來必須拿出十二萬分的精神來小心應對了。
隨後,在組織部李部長的親自陪同下,陳朝陽高效地辦理了所有組織關係轉入手續,領取了省委常委的相關證件和文件。
整個過程流暢而鄭重,當他再次坐上吉普車時,懷中除了省委常委的文件,也多了一份工業廳的簡要情況彙編。
與幾位省委領導握手告彆後,車輛駛離省委大院。
再次坐回吉普車,車門關上的瞬間,車內的空氣仿佛才驟然冷卻下來。
司機小心翼翼地問:“首長,現在去學院?”
“恩。”陳朝陽隻應了一個字,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麵色平靜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