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處長一時語塞,額頭見汗:“這個…我們主要是彙總…”
“下一個,重工業處。”陳朝陽沒有追問,但問題已經砸了下去。
重工業處處長是個聲音洪亮的中年人:“廳長同誌,我處管鋼鐵、機械、化工。問題太多了!
就說核心的:金陵鋼鐵廠,高爐老舊,開爐就得修爐,產能利用率彆說百分之四十,能穩定生產就不錯!
技術工人奇缺,莫斯科專家給的圖紙,咱的人一半看不懂!
第二個困難是配套跟不上,我們機械廠想生產礦山設備,但需要的特種鋼材、軸承全省都解決不了,得去東北調…
最迫切的問題,是現有設備的維護和技術改造,再不想辦法,很多老設備就要趴窩了。”
陳朝陽追問:“蘇北的鐵礦和煤礦,品位如何?
運輸成本核算過沒有?
為什麼不能就近供應金陵廠?”
重工業處長支支吾吾,方才回答:“礦產主要是能源處在管…運輸得問交通廳…”
“能源處。”陳朝陽點名下一位。
能源處處長趕忙接話:“廳長,我們難啊!
蘇北小煤礦幾十個,但都是土法開采,效率低、危險大。
我們半年前就上報了整合方案,但卡在地方上,每個縣都想保自己的礦,工人安置、設備折價吵翻天。
還有就是電力。
京州電廠超負荷運轉,但下麵地區天天拉閘限電,工廠一周乾三天歇四天是常事!
最迫切的問題,是必須快速推進煤礦整合,並上馬新的電廠項目!”
“輕工業處。”
輕工業處一位女同誌站起來,語速很快:“廳長同誌,我們處主管紡織、食品、日用品。
當前最大困難是產供銷脫節!比如棉紗和布匹,我們按計劃生產出來了,但花色品種老舊,供銷社說農民不喜歡賣不出去,堆在倉庫裡積壓資金!
另一邊,鄉親們需要的暖水瓶、肥皂又經常斷貨。
第二個困難是農副產品原料供應不穩定,今年豐收就有,明年歉收就斷。
最迫切的問題,是請求廳裡協調,讓我們能和商業部門供銷社建立一個聯席機製,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產計劃,不能閉門造車!”
“基本建設處。”
基建處長麵色愁苦:“廳長,我們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全省各地都想建新廠、擴廠房,但計劃批了,錢和材料沒影子。
鋼筋、水泥、木材,哪一樣不要指標?
就算有指標,運輸也跟不上。
現在最頭疼的是徐州地區的礦山鐵路支線建設,因為缺鋼軌和枕木,停工三個月了!
最迫切的問題,請廳裡儘快明確今年的基建投資優先級,並全力保障重點項目物資供應!”
“財務處。”
“廳長,沒錢。全省工業利潤微薄,大部分企業需要財政補貼。
技術改造、新項目上馬都需要錢,但資金來源非常有限。我們需要更靈活的財政政策支持。”
……
陳朝陽聽得極其專注,筆尖在紙上飛快移動,勾勒出一張漢東工業問題交織的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