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經不再信任省委內部的某些環節,或者,他懷疑那把致命的匕首,或許就藏在身邊不遠處。
他是在用這種方式,規避可能存在的更大風險,也是在用最強硬的方式,向北平示警。
這個猜測,讓長者感到一種刺骨的寒意。
他沉默片刻,腦中飛速權衡。
最終,他再次開口,聲音已經恢複了絕對的冷靜:
“此事我已完全知曉。你們的判斷和處理方向是正確的。我的意見如下:”
“第一,完全同意啟動最高級彆調查程序,成立調查組。
要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快速度查明真相,無論是來自何方的敵人,都必須挖出來,徹底消滅!”
“第二,務必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絕對保障陳朝陽同誌的人身安全。
他的安全,關係到重大國策的推進,不容有失!”
“第三,”他略微停頓了一下,語氣格外深沉,“將此事的全部情況,以及陳朝陽同誌的反應,立刻形成一份絕密報告,直接報送總乾事部。
朝陽同誌是他的老部下,於公於私,都應讓他第一時間掌握詳情。後續如何處理,請他統籌決斷。”
“是,立刻執行!”電話那頭傳來毫不猶豫的回應。
放下電話,長者沒有再立刻處理其他文件,而是獨自坐在燈下,沉思了很長時間,書房內重新恢複了寂靜。
但長者的目光卻依然凝重地投向窗外無邊的夜色。
他知道,一場遠比表麵看來更加複雜、更加深邃的鬥爭,已經隨著那幾聲冷槍,悄然拉開了序幕。
而陳朝陽這個年輕的“石頭”,投出的這一下,已然驚起了層層波瀾。
總乾部部,辦公室。
夜色同樣籠罩著這處繁忙一日後稍顯靜謐的院落。
辦公室裡燈火通明,隻能聽到紙張翻動的沙沙聲和鋼筆偶爾劃過的細微聲響。
這位素以寬厚儒雅、愛兵如子著稱的“政工巨匠”,剛剛審閱完一份關於全軍乾部輪訓的計劃草案,略顯疲憊地揉了揉眉心。
他剛端起茶杯,想借著片刻閒暇潤潤喉,舒緩一下疲憊的神經,目光卻又落回到桌麵上那份關於全軍師級以上乾部近期調整配備的初步方案上。
他的目光在其中一頁停留,那上麵有一個他極為熟悉的名字,後麵緊跟著新添的職務——陳朝陽,漢東省委常委、省工業廳廳長,兼軍事學院教務部副主任。
這份任命,還是他不久前親自與陳朝陽深入談話後簽發的,當時年輕人眼中閃爍的理想光芒與堅毅神情猶在眼前,讓他心中還洋溢著對這位得力乾將、亦如子弟般晚輩的殷切期望與重托。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輕重有序但頻率明顯快於平常地敲響
“咚,咚咚,咚”。
這獨特的敲門節奏是約定俗成的緊急信號。
總長眉頭微蹙,頭也沒抬地沉聲道:“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