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珍望著異想天開的女兒。
“你舅舅家可不止有舅舅,還有舅母,咱家買賣做上路了,拉著他們一起做也沒什麼,如今我們自己都才剛開始,他們又不懂買賣,你怎麼知道行不行?趙家莊那麼一大家子人,萬一買賣沒做起來,豈不是要怨到咱們頭上了?”
女兒前世沒經曆過家裡的醃臢事,她可見識了不少,這種有風險的事情就不能乾。
要是好心辦了壞事,自己就成十惡不赦的罪人了。
雖然是親哥哥親爹娘,可畢竟她已經嫁出去,就算要接濟娘家,可以通過彆的方式,或者等買賣做起來了再拉娘家人入夥。
知夏懵懂的點了點頭。
雖然不是全懂,卻也明自己的想法不可行,不由小聲嘀咕,“這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可真夠複雜的。”
趙玉珍拍了拍她的肩膀。
“彆以為念了大學就什麼都懂了,你要學的還多著呢。”
……
翌日。
趙玉珍領著五福去了鎮上,知夏起床將四海收拾乾淨,吃完早飯後從地窖裡撈了一小罐腐乳出來,還叫四海給桂嬸和來妮家各送去了幾小塊嘗個鮮。
前些天他們一家三口天天往鎮上跑,看家護院和帶四海的活就落到了兩家鄰居的頭上。
不過他們也不是光占便宜。
知夏偶爾會帶餘下沒賣完的芝麻餡餅回家分給兩家的孩子吃,就算沒有餡餅,也會在回家路上買上一包花生酥糖或者梨汁糖,讓四海第二天跟狗娃和毛豆玩的時候,帶去分給大家一起吃。
這樣一來,三家人的關係也越發緊密了。
這些日子四海在桂嬸家吃飯,他們家狗娃吃啥四海就吃啥,狗娃有蛋吃,也會給四海煎一個。
每每吃了蛋,四海晚上回來都會跟家裡炫耀。
劉氏也會讓來妮時不時給家裡送點自家種的菜來吃,有時是油菜苔,有時是小白菜,有時是坨菜。
趙玉珍覺著坨菜炒肉味道不錯,還從劉氏那裡收了一二十斤回來去掉外皮之後切薄片晾在屋簷下做成了菜乾。
春日裡菜確實多,等到青黃不接的時候,菜乾就能起到大作用了。
“姐姐,腐乳我已經送去桂婆婆和劉嬸家了。”四海端著碟子從屋外一蹦一跳的跑了進來。
這些日子吃的好,不僅壯實了不少,個頭似乎也高了些。
知夏順手拿過碟子清洗乾淨,用籃子裝著那一小壇腐乳,關好院門後,跟兩家鄰居打了聲招呼就出發往趙家莊去了。
姐弟倆牽著手,一路上有說有笑,從杏花村到趙家莊也就兩刻鐘的路。
走過田坎,繞過一個山頭,拐到趙家莊的田坎走到儘頭,再拐個彎走一小段就到了趙家莊的村口。
走到山邊的時候,知夏還發現了一棵長滿了花苞的槐花樹,尋思再過半個月槐花開的時候可以采回去包槐花雞蛋餃子,還能讓娘試試槐花雞蛋餡餅呢。
剛能看到阿公阿婆家,知夏就戳了戳四海。
“該喊人了。”
四海機靈,邊跑邊大喊。
“阿公阿婆,我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