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的聲音清脆悅耳,四周的人家聽見,紛紛往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隻見一虎頭虎腦的孩子跑的滿頭是汗,笑的天真爛漫,直奔村裡的趙成忠家。
“這不是玉珍家的小兒子嗎?好像比上次來的時候長的結實多了。”
“聽忠叔家裡人說,玉珍帶著孩子從她婆母家裡分出來了,可見之前在她婆母家過的也不是什麼好日子。”
“可不是?不然玉珍那麼孝順的人,從婆家分出來乾什麼?”
馬氏從屋裡出來,看見大胖外孫,歡喜的不行。
“哎喲,小祖宗,瞧你跑的氣喘籲籲的樣,你娘呢?”
說著,從懷裡掏了帕子給他擦汗。
四海一指不遠處。
“娘沒來,姐姐帶我來的。”
知夏快走幾步上前,“阿公阿婆,舅舅舅母,表兄表姐。”
“知夏也來了。”馬氏往她身後望了眼,見再無其他人,“就你們姐弟倆來的?”
知夏提著籃子進了院子,“娘和哥哥去鎮上賣酥餅了,特意叫我帶四海過來看看阿公阿婆。”
馬氏一陣後怕,牽著四海往堂屋走。
“你們娘心可真大,敢讓你們兩個孩子跑這麼遠的路,如今家家戶戶種著田,溝裡田裡全是水,要是有個好歹,看她找誰哭去。”
知夏陪著一臉笑,也隨她往屋裡走。
“阿婆彆擔心,水深的地方我都牽著四海繞開了,不會有事的,再說我都十歲了,也不小了。”
見小丫頭不似從前那般畏畏縮縮,馬氏略有些詫異。
細看之下,這倆孩子精氣神,倒是比上回看到時好了不少,膽兒也大了。
見她打量自己,四海昂著頭,帶著笑,憨憨的樣子,極惹人愛。
知夏也是大大方方的讓她打量,並不在意她會不會看出自己的不同,不過也確實沒啥好怕的,就算將她看穿了她也是林知夏,這是客觀事實啊。
都說女大十八變,她都十歲了,性格發生點變化很正常吧?
一旁的趙成忠望著她,“知夏丫頭,你跟阿公說句實話,你娘鎮上的買賣到底做的如何了?要是不行,就叫她趕緊收手,正好春耕也忙完了,讓你大舅二舅和三舅去給她開兩畝荒地種著,彆到時候虧的連自家人的口糧都沒了。”
知夏笑著將籃子放在桌上。
“阿公將心放肚子裡吧,我們家的買賣雖賺不上大錢,賺點小錢應付我們一家四口吃喝還是沒問題的,您要是不信,反正舅舅們也閒下來了,可以讓他們去鎮上瞅瞅,看看我娘到底虧沒虧。”
見她說的有鼻子有眼的,一屋子長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睛都快要忙不過來了。
趙小蘭上前,望著知夏竹籃裡的小壇子。
“你這是帶的什麼?”
“我娘醃的腐乳,叫我帶過來給你們嘗個鮮的,可下飯了。”知夏說著,望向趙鬆全,“大舅,我娘說趙家莊有個手藝不錯的竹編師傅,你能帶我去他們家看看嗎?”
倒並非杏花村沒有竹編師傅,隻不過那師傅是個鰥夫,如今一人居住,也不是個特彆細致的人,回頭東西沒做好,還惹了人閒話就不好了。
趙家莊雖然遠了點,但有阿公阿婆和舅舅們撐腰,也不會有人在背後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