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起來的時候,林寄明已經快將二十斤泡發的黃豆磨好了。
三十多歲的男人,正是身強體壯的時候,這種力氣活乾起來,比女人到底是強多了。
趙玉珍起床之後的第一件事不是做飯,而是先用知夏拿來抄紙的那口大鍋將豆漿熬了,豆花就用兩個帶蓋的木桶裝著,豆腐則壓在林寄明昨晚連夜趕出來的屜子中。
原本趙玉珍讓他先做四個,他見木材有多餘的,就多趕了兩個出來,足夠用了。
有林寄明在一旁打下手,活乾起來要快的多。
豆腐剛壓好,就給家裡幫忙的人分了讓他們先拿回去,又給家附近關係好的兩三戶人家各勻了兩塊,知夏還讓五福給沈甫安和陳不凡也各送了兩塊去,餘下的存了自家吃的,就全要帶去鎮上做買賣了。
為了省事,早飯就豆花加白麵餅子。
剛吃完,趙鬆全兩兄弟和李氏領著趙林來了。
趙玉珍剛收拾好今天需要的東西準備出門,望見兩人來,忙問,“大哥二哥二嫂和阿林怎麼不早些來家裡吃飯?”
李氏笑著說,“爹娘讓我們在家裡吃了再過來,沒來遲吧?”
“剛剛好。”趙玉珍說著,將背簍遞給她,“這個二嫂幫我拿去門口吧,昨兒我們跟隔壁村趕牛車的大爺打了招呼,他等會會來家裡接我們呢。”
原本買了磚瓦之後,手裡頭還餘了二十一兩,這兩天置辦東西又花了不少,隻餘下十八兩了。
銀子還真是一如既往的不經花。
置辦車的事看來又得延後了,還不知道到時候是買牛還是買驢子呢。
知夏見幾人忙活著,突然覺得,她今天得帶著四海跟娘跑一趟才行,大哥雖然天天跟在娘身邊,可他大多時候也隻是燙個餅子收個錢,跑堂的活到底是沒正經乾過。
尤其早上一去就要開始忙活,又是第一天賣豆腐豆花的,到時候娘要顧著灶上的活,其餘的事情可不得她來做安排?
“娘,我等會帶四海跟你們一起去吧,中午讓爹跟舅舅叔伯幾個湊合湊合。”
趙玉珍狐疑的望著她,“你爹行嗎?”
這丫頭最是會偷懶,如果她爹做飯好吃的話,這幾天她爹在家,她沒道理將鍋鏟把握的那麼緊。
知夏一想,爹那手藝連狗都嫌,確實不能做指望。
“要不咱讓桂婆婆幫忙做兩餐飯?”
趙玉珍覺得可行,不說彆的,做買賣,尤其是跑堂,還真少不得女兒那股子機靈勁,之前來買餅的許多老主顧,都是知夏在的那幾天拉過來的。
後來她沒經常往鎮上跑了,還有人在打聽她怎麼不去了呢。
等早晨那一陣忙完之後,正好能帶著幾個孩子各買兩身衣裳去。
他們身上如今還穿著之前補丁打補丁的衣服呢,之前是沒條件,如今手頭稍稍寬鬆了些,當然得置辦起來。
“那你去問問,要是桂嬸願意幫忙煮飯的話,你和四海跟去也行,反正有牛車,咱們一趟走。”
知夏應了聲,拔腿就去了隔壁。
桂嬸早晨才得了知夏送來的兩塊豆腐,這會聽說需要她幫忙,自然是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成,你放心往鎮上去,家裡做飯的事交給我,肯定給你收拾的妥妥帖帖的。”
得了桂嬸的準話,知夏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