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勞煩婆婆了。”
剛從桂嬸家出來,接他們的牛車已經停在了家門口,林寄明將豆花和豆腐一件一件搬上牛車,趙玉珍和李氏也已經領著三個孩子坐了上去。
知夏被趙玉珍和五福拉上牛車後,幾人出發去了鎮上。
今天不用乾活,知夏一高興,還在路上哼起了歌,嗓音清揚悅耳,不過除了趙氏之外,其餘人一概不知道她哼的啥,但不妨礙大家聽的認真。
李氏望著她,“知夏在哪裡學的曲子?還怪好聽呢。”
知夏神情大方,“沒有正經學,就是偶然聽人哼起,覺得好聽就模仿了兩句,讓二舅母見笑了。”
能讓莊戶人家消遣的事情不多,李氏突然來了興致。
“你還會彆的嗎?再哼兩句給我們聽聽唄。”
“行。”
知夏再次哼起了歌。
五福有些詫異的望著妹妹,聽一聽就會了,妹妹還真是學什麼都快呢。
趕牛車的大爺聽著曲,趕著車,一臉陶醉的將人送到了攤位前,今天來的早,鎮上擺攤的人零零散散的並不太多,林水生和林春杏也都還沒到。
趁著這個間隙,趙玉珍先讓五福帶李氏去老街公用的水井打水,她和知夏將桌椅先擺出來擦拭乾淨,又火急火燎的忙活灶上的事情了。
等水到了,李氏將碗勺清洗乾淨之後又開始幫著趙玉珍做芝麻餡餅、煎鐵板豆腐。
等東西都準備的差不多的時候,來璞玉書院念書的書生陸陸續續從攤位前路過了。
“賣豆花,新鮮好吃的豆花,小碗三文大碗五文,香噴噴的鐵板豆腐一文錢一塊,不好吃不要錢,芝麻糖餡餅五文一個。”
知夏喊過兩遍之後,四海成功將她的話複述過去。
攤位前路過的書生中,不乏家境貧寒之輩,五文八文買個餅舍不得,一文一塊的鐵板豆腐還是有人願意嘗試的。
“這豆腐真一文錢一塊嗎?”
新街那邊倒是有個賣豆腐的鋪子,價格賣的老高了,聽說不比肉價便宜。
“是呢。”知夏指著鏊子上的豆腐說,“喏,這麼大一塊,隻要一文錢,來兩塊嘗嘗嗎?”
一大塊豆腐從中間一分為二,再從側麵切兩刀,可以分成六塊,稍稍薄一些更好入味。
這嫩豆腐本身也不是太小,哪怕隻是一小塊,看起來都挺有分量的。
當即有人從兜裡掏出銅板。
“給我一塊吧。”
“好嘞。”知夏將包在油紙中的鐵板豆腐遞給他,“您拿好,要是覺得燙,可到旁邊桌上吃了再走。”
許是覺得一文錢的豆腐太便宜,這些人也不好意思上桌吃,都是用袖子墊吧著,拿著就走了。
不僅有書生,來去的行人和旁邊做買賣的人聞到香氣,也忍不住上前來買了嘗嘗。
一塊兩塊的,這樣接連賣出了十來份鐵板豆腐,因為鏊子太小,趙玉珍逐漸有些忙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