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夏了然,將布偶放了回去。
跟許氏道了謝之後,輾轉下一家。
跟何臘梅走訪了五六家鋪子之後,兩人一起回了自家的布藝鋪子。
“嫂子怎麼看?”
何臘梅根據自己剛才看到的分析。
“剛才我們看的那些布偶,不管做工、布料和填充,跟咱們鋪子裡都有些差距,可能他們進貨並不多的緣故,成本也比咱們高,但是他們那個品質,跟咱們差不多價錢,甚至比咱們價錢略低,其實利潤也不小了。”
知夏點頭,望向何玉梅和趙小蘭。
“所以,咱們隻需要守護好自己的品質,現在的低迷隻是一時的,時間會證明一切,顧客都不傻,在對比品質之後,我相信注重品質的客人仍舊還是會選擇咱們的商品,再說咱們鋪子裡新品出的這樣快,我不信他們每次都能趕上。”
不過知夏不是坐以待斃的性子。
既然遇到問題,肯定得有一個相應的解決方式。
她將何臘梅拉到一旁,“嫂子,你可會養蠶?”
“會一些。”何臘梅望著她,“妹妹想養蠶?”
知夏點頭。
“我尋思咱們鋪子裡現在隻有麻料商品,那些大戶人家想來是看不太上的,來年四五月碼頭開通之後,縣城和新街往這邊跑的人恐怕不少,便想再加一些蠶絲和皮麵的袋子進來,製作的精致一些,價錢也定的高一些,到時候哪怕老街這邊賣不動,咱們也可以將鋪子開到縣城去。”
根據她前世的經驗,應該沒有女人不喜歡好看的包包。
雖然不確定這邊老街生意能不能好,但縣城那邊,走高端路線肯定是有生意的。
“再有不到兩個月就開春了,正好我們家後山旁邊有一座荒山,到時候找裡正通融通融,開荒種上桑樹,養蠶的事還得嫂子多操心才是。”
許是對知夏盲目的信任,這會聽到她的計劃,何臘梅想也不想就點頭。
“這個當然沒問題。”
跟這種無條件信任她的人說話就是省事,沒有彆的亂七八糟的過程,事情很快就說好了。
“再有一個多月就過年,嫂子最近多染一些喜慶的顏色,等明天我再給你送點圖樣子來,到時候咱們做一些喜慶的布偶和布袋,看過年能不能再賺一筆。”
何臘梅點頭。
“行,聽你的。”
……
溝通好布藝鋪子的事,知夏先回了小食鋪,這會鋪子裡正好陸陸續續有客人來。
見此情形,她趕忙叫趙林和趙家禮幫她抬了張長桌擺在鋪子門邊,上頭放著藕粉和其餘幾種輔料的瓶瓶罐罐,還在外側擺上了幾個茶盅。
這麼早,那些大戶人家是不會出門的,街上最多的,是書生和挎著籃子買菜的婦人,還有大戶人家負責采買的婆子、小廝和管家。
大戶人家出門采買的人,穿著神態跟尋常人家是不一樣的。
知夏來來去去在鎮上見得多了,很容易便能分辨出來,每每看到這樣的人經過攤位前,她都會遞上半盅藕粉讓人品嘗,並介紹藕粉的功效。
經過她一番賣力推薦,逐漸有人願意買一罐回去帶給主家當下午茶或者睡前的糖水嘗一嘗。
這玩意兒味道不錯,香香甜甜的,又是新鮮玩意兒,主家吃的高興,說不定賞賜就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