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夏笑著說,“我想問問各位婆婆嬸子,你們知不知道哪裡有桑樹?我們家現在收桑樹,半丈以下三文一棵,半丈以上五文一棵,有多少要多少。”
上午收王叔家的樹開二十文,是為了向他取經。
現在要大批量的收樹,肯定不能再按二十文的價,不然得虧的傾家蕩產了。
附近幾個村子沒聽說誰家有養蠶,她估摸著頂天了也就能收個百八十棵的,不過這些桑樹可以剪下不少枝條用來扡插,聽那個王叔說桑樹長的極快,養護的好一年能長一兩米呢。
等現有的桑樹和苗子長大之後,明年再扡插一批,也就能將幾十畝的荒山整個覆蓋了。
一聽到有錢賺,立馬就有人站起身。
“我家屋後就有兩棵,我現在就去給你挖了送過來。”
有一就有二,大家紛紛起身,挖的挖找到找,個彆小媳婦想給娘家也撈點好處,還特意往娘家跑了趟,將村裡的消息送過去。
原本熱熱鬨鬨的村口,片刻的功夫,便變得空蕩蕩了。
知夏很滿意這個效果,拍拍手去了沈紀之家,找裡正給她介紹幾個人去開荒山。
裡正也沒全逮著自己幾個兒子介紹。
自家隻出了一個勞力,另外又給她喊了幾個手腳勤快,在村裡條件差的。
三女四男總共七個人,來自七個家庭。
開荒山工錢都按三百文一個月算,先做短工,將荒山上的雜草灌木全部清理一遍,等將來桑林成型需要人長期養護的時候,再由短工轉長工,並約定次日開始乾活。
知夏將這些事情安排下去,又去了陳大牛家。
之前一年忙到頭,年底賦稅一交,手裡見不到幾個銅板,自從何臘梅嫁過來之後,日子有了奔頭,一家人也越發的勤快。
知夏到的時候,陳鐵柱和陳大牛正在做泥磚,家裡原本的泥磚房就有年頭了,一到雨天到處漏水,擔心孩子出生之後沒個好地方住,打算用泥磚和青瓦重新建房。
陳二花也在旁邊幫忙,賀氏則在廚房裡忙活,茅草屋頂升起炊煙,依稀能聞到肉味。
知夏看著這個生機勃勃的院子,唇角不自覺上揚。
“鐵柱伯伯,大牛哥。”
陳鐵柱抬起頭。
“知夏來啦,可是來找我兒媳婦的?”
知夏笑著說,“是呢,找嫂子問點事。”
“她在屋裡織布呢。”轉過頭就開始喊,“臘梅,知夏來找你了。”
知夏忙製止。
“鐵柱叔莫要喊了,我進去找嫂子就行,她懷著身孕呢,不好叫她跑進跑出的。”
話音落下,聽到動靜的何臘梅已經從屋裡出來了。
三個月左右的身孕還不顯懷,絲毫不影響她的行動。
“知夏來找我問啥事?”
知夏忙上前,“我今天去鎮上集市,沒看到賣桑樹和養蠶的,想來問問嫂子可知道哪裡有?”
何臘梅想了想。
“秋水村那邊之前倒是有一戶蠶農,有一年賺了錢,村裡人看到之後眼紅,第二年有人在夜裡放了把火,將他們家的蠶全燒死了,連屋都燒了,虧了不少錢,之後離開秋水村去了高嶺村定居,也不知道還有沒有繼續養蠶。”
高嶺村在山坳坳裡,她隻知道大概方位,進山的路不大好走,沒往那邊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