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的利潤空間,可真夠大的。
“正好我這邊也需要絲綢,往後伯父家裡要是有貨了,可否按照布莊的價回收給我?”
何老二不解。
“我以為你養蠶,是想跟我們一樣靠織布賺點錢。”
“並不全是這樣。”知夏說,“我跟臘梅姐姐合夥開的布藝鋪子需要用到絲綢,我想著外麵布莊拿貨太貴,為了降低成本,就想試試自己養蠶繅絲,正好臘梅姐手裡有織布的技術。”
聽到這裡,何老二點頭。
“行,回頭將絲綢織出來了,我叫我兒子給你送下山去。”
知夏一笑,從錢袋子裡掏出二兩銀。
“蠶卵伯父不肯收錢,還教了我這麼多養蠶的技巧,這二兩銀就當是我放在您這兒的定金,等布料到手,咱們多退少補就行。”
何老二見狀,也沒推辭,大大方方收下了。
既然這邊的事情已經解決,知夏也沒多逗留,山路不好走,早些回去好早些安頓手中的蠶卵。
臨走前,她還跟莊氏討了一塊舊布,小心翼翼將包裹著蠶卵的桑葉包好,跟何家人告辭離開了。
……
眼下荒山那邊養蠶的屋還沒開始建,裝著蠶卵的木箱被知夏放置在自己屋內,方便隨時觀察。
屋外,趙玉珍摸著自己的肚子跟林寄明商量。
“去年我們家種的苞穀產量還挺高,這馬上到三四月也要下種了,苞穀和黃豆都可以多種點,再順帶種兩畝地的花生,家裡雞鴨豬都得不少吃的對付,咱們家水田不多,就靠著些旱地了。”
林寄明點頭,“行,上個月找人開了七八畝地種油菜,到時候再找人開個一二十畝出來種苞穀和黃豆。”
趙玉珍抬頭看了看天。
“我瞧著最近雨水不多,今年的水田也不知道什麼行情,前兩天讓大哥二哥帶了點苞穀種回趙家莊種去了,你要不要去跟裡正講講,讓他出麵叫村裡人也嘗試著種點苞穀?”
林寄明想了想。
“村裡人各有各的想法,也不知道他們願不願意種。”
趙玉珍聲音平和。
“種不種的,肯定得他們自願,就算有些不願意種,想來有部分人是願意去嘗試的,隔壁劉氏和桂嬸都找我買了種,去年他們都是嘗過咱們家玉米餅子的,直接吃硬邦邦的口感確實不好,但磨成粉做成餅子,摻點白麵發酵起來香的很,總比咱們以前吃過的窩頭強不是?”
林寄明點頭。
“比窩頭強多了,關鍵產量還高,唯一的缺點就是種太貴。”
趙玉珍早就計劃好了。
“這個也好解決,咱們家留的種就算種上二十畝地,應該也還能剩下不少,到時候將餘下的種交給裡正,價錢低一些,讓想種的人家一家勻一點去,等到豐收的時候,再以一文五的收價將村裡的苞穀收回來送到磨坊磨成粉,轉手五文一斤賣出去,咱們光是差價都能賺不少了。”
糙米都八文一斤了,加工後的苞穀粉賣五文肯定能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