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桌子就被擺的滿滿當當。
“小姑娘,你們家的酒不錯啊。”
知夏忙笑著說,“都是酒市買回來自己加工的,這桃花釀也算是我們家的特色了,官爺要是喜歡,下次來,我還請你們喝。”
彆的不說,這姑娘態度還是不錯的。
“姑娘大氣。”有人朝著她舉了舉大拇指,轉而又問,“你方才說,你們家賣酒有文書,到底是真是假?這事可不能誆人的。”
知夏滿臉真誠。
“自然是真的,彆說給我十個膽,就是給我一百個一萬個膽子,我也不敢欺騙幾位官爺啊。”
自古民不與官鬥。
那幾人一聽,自然是信了她的話。
“那就好,這要是假的,往後再想喝你家的酒恐怕就難咯。”
……
五福不敢耽擱片刻,馬不停蹄的回到杏花村,跟趙氏說明緣由之後,便將林寄明叫來,讓他親自帶著賣酒的文書返回了小食鋪。
官兵鬨到鋪子裡麵來,讓幾個孩子在那邊處理可不行。
隻有男人去了她才能安心。
五福望著林寄明離開,轉身看向趙玉珍。
“娘,我還要去鎮上嗎?”
趙玉珍想了想。
“有你爹去就夠了,今天鎮上有官兵盤查,生意估計不怎麼樣,你就在家吧。”
五福點頭。
“行,那我在家給娘幫忙。”
見五福拿起掃帚開始掃院子,趙玉珍一邊哄著搖籃中的孩子一邊問他。
“五福,你可認得老樹村那邊的人?”
聽到老樹村三個字,五福心裡“咯噔”了一下,掃地的動作也停了下來。
他強裝鎮定。
“怎麼了?”
趙玉珍斟酌再三,才開口說,“你滿十五也有幾個月了,我雖覺得你還小,架不住村裡人熱情,這段時間不少婆婆伯母嬸子上門給你牽線,都被娘回絕了,想著你的終身大事,還尋一個你中意的姑娘。”
她看向五福,話鋒一轉。
“不過今天上午,老樹村那邊一戶陶姓人家請了媒人來家裡,說陶家姑娘自從在鎮上見到你,便在家裡茶飯不思,陶家人沒了法,這才請了媒人上門來,娘想知道,你是什麼想法?”
“你若中意,娘便叫人去打聽打聽,探一探陶家的底,了解一下那個陶姑娘的脾氣秉性,你若無意,媒人下回來,我就直接回絕了。”
五福話本就不多。
再加上長期在鋪子裡待著,母子二人交流的機會更是少。
好不容易得了這麼一個說話的機會,又關係到兒子的終身幸福,趙玉珍自然得抓緊時機。
五福有些難為情,甚至不敢往趙玉珍的方向看。
“要不還是娘替我拿主意吧。”
望見兒子的神情,趙玉珍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這麼說來,你認識那陶家姑娘?”